香港防癌會11日發布一項調查指出,乳癌(乳腺癌)是目前香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過去10年新癥個案上升近一倍,且有年輕化趨勢;但約三成受訪者即使發現乳癌癥狀也不會立即求醫,反映香港女性對乳癌的警覺性尚待提高。
香港防癌會于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發起了一項名為“香港女性對乳癌的認知調查”,以電話訪問了本地1007名18至65歲的女性。
結果顯示,超過92%的受訪女性從未聽過惡性的“HER2”型乳癌;多數亦不了解外科手術及化療等治療方法,不一定是最有效控制乳癌的方案。
防癌會癌癥教育委員會委員醫生游子覺指出,香港乳癌患者延誤就醫的情況較為普遍。此前有醫學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延遲診治超過12個星期,10年后存活率平均會下降5%;且治療晚期癌癥的醫療成本較早期為高。
該委員會主席蔡清淟醫生補充說,乳癌患者延誤治療,主要原因是她們對乳癌的診斷及治療認識不足,帶有諱疾忌醫的心態。他稱,目前已有不同的療法除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外,還可避免出現傳統藥物的副作用,如標靶治療。
蔡清淟建議,女性應對乳房出現硬塊或變形等乳癌病癥提高警覺;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經常做適量運動;飲食低脂高纖,少肉多菜,避免喝酒等。
他稱,乳癌與其他癌癥一樣,及早發現并接受適當治療,治愈率可達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