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港府去年10月收緊投資移民計劃門坎,將房地產剔出可投資類別。移民顧問關景鴻表示,改例后申請雖大減,但最少一半申請者仍會在港置業,目標更由一千萬元以下樓盤,逐步轉戰二千萬以上豪宅。
去年香港投資移民申請達6706宗,較2009年急增近一倍。移民顧問關景鴻表示,去年10月港府新措施推出后,有關申請銳減6成,11、12月平均僅錄200宗左右,但向其顧問公司的查詢宗數則一直未見下跌,內地、香港辦事處每日均接獲七、八十宗。“人民幣升值,加上內地房產政策,讓內地資金持續流向香港,投資移民仍是內地人一個不錯的選擇。”
他又說,即使港府將房地產項目從計劃中剔除,但最少仍有五成申請人會在港置業,“以往是"交功課式"購買650萬至1000萬元的單位,用作收租;現時則更多人會選購2000萬至4000萬元的優質豪宅,用作自住。”農歷新年期間,其顧問公司就曾陪同客戶在港看樓,其中2宗成交,金額均為1200萬元左右,購入九龍區新盤單位。
關景鴻補充,以往投資移民購買房產作申請,其物業7年內不能轉售;改例后內地人透過私人名義購買則不受監管,或對市場造成過度交易,無助樓市降溫。
隨著保險相連基金產品在今年首季推出,供投資移民申請者選擇,他對今年情況感到樂觀,預料首季每月回升至300宗水平。
他又透露,目前已有最少兩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相連基金產品送交當局,并已通過證監會審核,只待入境處作最終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