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2日表示,目前特區政府基本政策是把沒有地域限制的政府辦公室遷離高價值地區,包括核心商業區,以便更有效運用土地資源,應付香港經濟的發展需要。
立法會2日舉行例會,陳家強在答復議員有關提問時作以上表述。他指核心商業區包括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尖沙咀及西九龍填海區。
他說,倘若部門無需留在核心商業區,主要透過兩方面的工作,釋放政府部門在核心商業區所占用的土地資源:涉及的是自置政府大樓,會在非核心區域或新發展地區另覓土地,興建新寫字樓重置部門,以騰空土地作其它商業發展。剛于2010年由上環遷往北角的香港海關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此外,我們會繼續籌備將灣仔海傍三座政府辦公大樓的部門陸續搬離現址。”
第二方面,如果涉及的是租賃物業,港府會盡量將沒有地域限制的部門遷往其它區域的自置或租賃物業,并安排盡早停止租約,讓有關物業可以重投私人市場。
陳家強舉例表示,政府多年來積極減低在中環和金鐘等租金昂貴地區的租用寫字樓面積。“我們在該兩區租用的寫字樓面積,已由5年前的11450平方米減至現時的7900平方米,并預計到2014年會進一步減至230平方米。”
對議員詢問,當局有何措施協助業界解決因商廈售價和租金上升而導致的經營成本上漲的困難?陳家強說,財政司司長在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亦有提及商廈的供應問題,指出為提升競爭力必須維持穩定及足夠的甲級寫字樓供應。
陳家強說,目前港府主要會從三方面入手。第一,確保穩定的土地供應,下一年度可出售的土地包括60萬平方米商業/商貿樓面面積;第二,繼續投資運輸基建,帶動寫字樓地帶分散發展;第三,透過活化工廈計劃,鼓勵工廈通過改裝或重建,提供額外辦公室樓面,配合經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