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律師只有通過全國司法公開考試成為本地律師,與近四十萬新生學子一齊競爭,加上教育背景不同,考試難度頗大。要吸納香港精英,又懂內地的程序,建議通過一個特別的考試,中國律師法第八條叫特批,這并不是這樣就過關,可參考香港委托公正律師的入準,設立一個特別考試的基準,讓有志之士、有才華、有意愿進入內地發展的香港律師考幾門科目,特別適用于內地,以放寬香港律師資格。目前,香港有三百多人已獲得香港委托公正律師入準的身份,協助兩地的貿易、公正在內地用。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律師公會副會長何君堯表示,香港與內地簽署多輪CEPA協議,為香港律師業進軍內地打開市場,但門坎過高,香港律師北上發展不如意。他呼吁放寬門坎,參考香港委托公正律師的入準,設立特別考試,讓更多香港律師北上發展。
何君堯表示,近幾年來,內地發展相當快,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經濟圈發展蓬勃,吸引不少香港律師北上發展。二○○四年六月,根據CEPA的新安排,首間香港律師行在重慶達成聯營合作。目前,有七十多間香港律師行在內地設有辦事處,其中廣東有二十間,主要設在深圳、廣州兩個主要地方。
不過,香港律師北上發展成效卻不如意,門坎過高,成為阻礙香港律師北上的一大重要原因。何君堯認為,在CEPA的情況下,特別是CEPA最近三期沒有大政策方面的允許,香港律師北上暫時沒有明顯的改善。門坎過高,是香港律師無法進入內地市場的一大難題,如不少在內地設有辦公室的香港律師行投訴,他們不能聘用內地律師。目前,香港律師會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夫,建議香港律師本地化,意味著可以聘用本地的律師,加強兩地的聯系,但暫時這個規限仍未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