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9日發布了《深圳·香港地圖集》,并向深圳市大運會執行局贈送了200份該圖集和1萬份最新編制的《深圳市交通旅游圖》,用于大運會期間的發放。
《深圳·香港地圖集》最大的特點是將“一國兩制”下深圳、香港兩個地區作為一個制圖區域,并考慮了顏色、符號等諸多技術細節,從而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讀者。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薛峰表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開發建設,使得深港兩地交流合作邁開了新的步伐。未來深港同城化和一體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測繪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在深港合作方面,更需要走在各行業的前列。
為此,經過前期的一系列準備,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于2010年7月正式開始編制《深圳·香港地圖集》。2011年6月,通過購買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數碼數據,并與地政總署簽署《增值轉售者服務協議書》,達到使用地政總署數碼數據編制公開出版地圖的要求,使《深圳·香港地圖集》得以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之前正式面世。
為了兼容深圳、香港兩地不同的地圖編繪理念,《深圳·香港地圖集》在內容處理上以盡量尊重地物真實性為原則,既考慮到深港兩地的統一性,又顧及其差異性,符號設計簡潔明了,既相對統一,又有所區別,以滿足香港、內地讀者不同的讀圖習慣。
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副署長黃仲衡表示,《深圳·香港地圖集》的編制,是深圳與香港測繪領域交流合作的一個嘗試,無論在加強兩地專業技術領域合作方面,還是在服務兩地社會公眾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深圳·香港地圖集》的出版,也為即將開幕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提供了一個便捷的信息服務工具。”薛峰說。
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專職新聞發言人王梅表示,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向大運會執行局贈送的200份該圖集和1萬份最新編制的《深圳市交通旅游圖》,將在大運會期間在大運會官方指定酒店和大運村免費發放。(記者趙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