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7日在香港宣布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和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的一系列新政策措施,其中與金融有關的受到高度關注。此間專家認為,相關新措施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符合國家金融發展的戰略需要。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政府此次推出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特別是金融市場發展的新政策措施,體現了對香港特區的關心與責任感。
他認為,在香港經濟體系中,金融占據重要地位,關系香港未來發展。中央有關新的政策措施中,不少內容涉及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為香港金融市場找到了新的增長點,未來相關的業務規?蓸酚^預期,香港金融市場的吸引力和活力會得到更大增強。
吳曉求表示,這也預示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穩步推進。支持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符合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戰略的需要。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允許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等,都是政策措施中涉及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重要內容,有助建立人民幣回流機制,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于香港和國家整體的金融發展,以及進一步打通內地與香港市場的投資渠道等,都有重要意義。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臺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華曉紅在受訪時表示,中央政府新的政策措施對香港金融業釋出了諸多利好,進一步加強了國際資源對香港市場的關注。同時,中央政府的“表態”還說明,香港可在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涉及對外開放方面更多地扮演“試驗場”的角色。就金融安全而言,香港作為開放平臺,是中央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好選擇。此外,內地和香港的居民也能從中享有更多的投資渠道,更多地受益。
國際貿易專家張軍生博士認為,中央政府此次推出的政策措施就如何強化、完善內地與香港在金融領域的聯系、合作提出諸多新的設想,內容很具體,將為香港金融業持續穩定發展繁榮注入新的動力。
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離岸人民幣貿易結算、融資和資金管理中心,扮演著連接中國內地和國際金融市場重要橋梁的角色。相關政策措施為拓展在岸與離岸人民幣資金循環流通渠道,以及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有重要意義,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有重要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