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港宣布一系列挺港措施,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1日表示,國家“十二五”規劃發展戰略調整,將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服務業是香港的強項,協助內地推動服務業發展,具有長遠而產值巨大得難以想象的發展空間。若以國家發展服務業增長4%的目標推算,五年后就會超過2萬億元(港幣,下同),這個水平等同目前香港一年的本地生產總值。
李克強宣布6項政策和36項挺港措施,曾俊華在個人網絡日志表示,新措施是配合香港的經濟特點而提出,目的是進一步發揮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發揮香港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這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
成功必定雙贏
曾俊華說,從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說,所有成功的經濟活動,都必定是雙贏或者是多贏的。一個商人的產品暢銷,賺了大錢,根本的原因是他的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給人們帶來了實惠。雙邊經貿活動能夠持續發展,也一定是符合雙方的需要,能夠達至共贏之故。
曾俊華表示,內地改革開放之后,港商大舉北上,就是非常好的雙贏例子。港商以至整個香港固然從中都得到好處,而內地得到的好處,有形的、無形的可能更大。如今香港在內地的投資占外來投資四成以上,內地在香港的投資也占四成以上,雙方已經形成龐大的經貿往來,互惠互利。展望將來,前景非常讓人憧憬。
就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內容,曾俊華說,國家經濟發展方式將會轉變為擴大內需、發展服務業和新興產業、推進城鎮化、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并且要進一步改革開放,要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
他引用李克強副總理所言,國家這些轉變是為適應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而制定的,涉及對整個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戰略調整不是隨便或經常作出的,它預示著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方向。香港如果能夠積極把握、配合,對香港和國家必定都有利。
利國利港利民
在推進國家服務業的發展方面,曾俊華表示,“十二五”規劃提出要發展服務業,從占經濟總量的四成三,提升至四成七。這對香港來說就是非常重大的發展契機,是香港為國家效力的重大機會。以國家去年近40萬億元人民幣的GDP來計算,4個百分點就達1.6萬億元;以5年后的GDP來推算,就會超過2萬億元,這個水平就是等同目前香港一年的本地生產總值。香港在其中應該大有發展空間。
曾俊華指出,內地的服務業的比重,較發達國家平均七成的水平有20幾個百分點的差距。對有意參與提升內地服務業的香港服務業者來說,這意味著一個長遠而產值巨大得難以想象的發展空間。服務業是香港的強項,占本地生產總值達到93%,正如副總理所說,香港的服務業是有國際競爭力的,兩地服務業結合可達至“利國、利港、利民”。
因此,曾俊華認為,“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戰略調整,將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在考慮香港的發展時,不能只從香港1100平方公里范圍去思考,更要從960萬平方公里的視野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