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人月兩團圓,但節日過后卻浪費不少食品。有香港環保團體調查發現,受訪家庭去年平均丟棄0.91個月餅,按年升12%。據此推算,香港去年中秋期間丟棄212萬個月餅,足以鋪滿25個籃球場。佳節期間燒烤剩余而須丟棄的肉類,更多達84公噸。環保人士表示,香港的送禮文化仍然濃厚,中秋月餅用作送禮居多,真正吃的少,有人最終要把收到的10多盒月餅全部丟棄,造成浪費。
棄月餅去年增12%
香港環保團體“綠色力量”13日公布《中秋節消費及慶祝習慣》問卷調查,最近訪問了278個家庭,他們去年平均丟棄0.91個月餅,較前年上升12%;更甚者,月餅包裝亦成為浪費元兇之一,譬如一款“七星伴月”禮盒就有多達47件包裝組件。調查又發現,52%受訪家庭當中,有70%的團圓晚飯會吃剩10%至20%食物。
普遍仍用即棄餐具
中秋燒烤,亦是市民團圓晚飯外的另類選擇,調查推算去年中秋期間燒烤浪費食物程度,發現因燒烤慶祝中秋剩余的肉類多達481公噸,而丟棄的有84公噸,并發現只有3%家庭沒有使用即棄餐具。48%受訪家庭表示,食物有剩余是“避免不足,而預算多一些食物”,并非據真正需要來預備。
香港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市民慶祝中秋節的浪費現象更趨嚴重,丟棄月餅增加,反映市民可能因經濟有改善,故增加節慶食品預算。他呼吁市民于預算時避免不必要浪費。他又稱,如果市民未能全數吃掉月餅,應轉贈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或團體。
促改變送禮文化
香港綠色力量行政總干事文志森也表示,月餅都是送禮居多,真正吃的少,曾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接觸他,希望透過他把10多盒生意伙伴送的月餅轉贈到護老院,但被護老院婉拒,最終要把所有月餅丟棄。他認為,香港以小家庭為主,加上健康意識高漲,根本消化不了一盒 4個傳統月餅,認為有需要改變送禮文化。
香港環境保護署副署長黃耀錦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稱,市民應購買本土或鄰近地區出產的節慶食材,避免遠洋而來的食材,因運輸產生較多碳排放,而且更新鮮健康。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及70多名電能義工昨晨參與清潔活動,并在香港仔郊野公園、赤柱、深水灣及石澳沙灘,呼吁市民歡度節日時加入綠色元素,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