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浮躁、投機、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等負面的東西考驗著青年一代,曾蔭權此時向香港青年喊出的“香港精神”,其實也是對內地青年的啟示。正如《獅子山下》的主題曲中所唱,“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購買BVI公司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亮相網上節目,與網友暢談青年學業、就業,并寄語香港青年要無懼競爭、要自信、要發揮“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自然成功在望。
一句“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讓筆者想到了曾經轟動香港的《獅子山下》系列劇。1973年,香港的《獅子山下》系列劇開始播放,注冊新加坡公司200多集的《獅子山下》以良鳴的屋邨為中心,講述市民逆境自強的勵志故事。當遇到經濟低迷時,港人互相打氣,經常會說到獅子山,獅子山儼然香港精神的化身。
“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勞多得……”在香港電影《麥兜故事》中,麥太一邊練著體操一邊唱著“香港精神”。勤奮拼搏、創新進取、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香港精神,是香港長盛不衰的力量之源,是香港寶貴的精神財富。
香港從一個寂寂無聞的小漁村,新加坡公司注冊演變成舉世知名的東方之珠,離不開香港精神;許多老一代的香港人當年身無分文,白手起家,發揮聰明才智,歷盡千辛萬苦,創造了輝煌業績,離不開香港精神;香港人挺過金融危機、非典襲擊的困難時期,離不開香港精神;香港在日新月異的全球化競爭中,政治、經濟及民生依然取得巨大成就,離不開香港精神。
近年,內地學生越來越熱衷到香港讀書和就業,這讓有些香港青年擔心未來與內地青年的競爭中飯碗難找。曾蔭權向青年喊話“獅子山精神”,敞開胸懷表示:歡迎競爭,競爭中彼此都會進步。他勉勵香港青年“開放門戶不用怕的,香港這么多年來都是靠競爭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