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在日前舉行的2013年深港合作會議上,雙方簽署有關教育協議,允許深圳7所開辦港人子弟班的學校招收“雙非”港童(父母都非港人)。記者調查發現,深圳港籍學校融合中西方教育特色,獲得大部分學生家長的認可。雙非學童在香港申請學位困難、往返兩地艱辛,選擇在深圳讀書將成趨勢。
開辦“港生班”的幾所學校均采用“小班制”,加強英語教學,課程及教學模式都以香港為藍本,并開設“第二課堂”發展學生的潛能,在內地升學及香港的升中派位中不輸港校。很多港籍學生在完成小學學業后,甚至選擇繼續在深圳本地讀書。
精選香港教材 融西式教育
剛剛獲批開辦“港生班”的深圳南開學校常務校長曾俊儀說,“本校小學的英語教學一直采用兩種教材,其中之一是香港的朗文教材,[注冊法國公司法國公司注冊]學校加強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引入繁體字的認讀,香港的常識課程以廣東話和繁體字教授。”
深圳羅湖港人子弟學校廖翔顯校長透露,當年籌辦羅湖港人子弟學校,課程及教學模式都以香港為藍本,英文和常識使用香港教材,常識使用廣東話教學,并設繁體字課程,目的是希望學生可銜接赴港升學。
深圳南開學校為學生制定不同興趣課程,通過每周三節的“第二課堂”發展學生在不同領域的潛能,目前學校為學生提供興趣班超過40個。曾俊儀說,學校融合中西方教育特色,推“全人教育”理念。
深圳耀華實驗學校則在主業課之外,每周開設“中國傳統文化、書法、鋼琴、舞蹈、形體禮儀等‘六大考級’課程”,奠定學生“終生教育”的基礎。
港生成績不俗 盼有所補貼
本月至明年一月份,是深圳的小六港生申請香港中一學位的時間段,然而,在深圳耀華實驗學校,首屆港生小六班二三十個學生有9個人申請香港的中一學位。東方英文書院也是民辦學校,港臺班一般最多25人,中六的港澳臺聯考成績不錯,每年都有考上北京大學的。
“有些港生家長因為綜合考慮子女的成長環境、學習環境,即便申請到了香港的中一學位,也很可能不去就讀,留在深圳繼續升學。”胡鳳元介紹,以人為本的教學、個性化課程的鋪設、進入世界知名大學深造的機會令到港生家長更加理性地看待子女深圳就學的前景。
而據耀華實驗學校小四班語文老師鄭老師的觀察,[怎么注冊法國公司]港生在班上與內地學生并無明顯差別,無論是語文成績還是平時與內地生的交流、融合,都問題不大。
在收費上,耀華實驗學校對于港生小學階段的收費是每學期6000元,初中每學期7000元,而高中每學期收費10000元,沒有任何來自兩地政府的補貼。清華實驗學校海外部副校長劉雪飛也透露:“學校對港生的投入還是比較多。希望政府能有一些補貼。”胡鳳元則希望港府教育局能夠為小學階段的港生提供免費的繁體字教材及閱讀資料,因內地沒有專門針對小學生的繁體教材,耀華的老師只能自編教材,盡量按照香港教育局訂立的標準教授學生繁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