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香港指南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民間中醫獲政策支持 香港中醫地位不斷提高

          中西匯聚的香港,習慣了西醫,但近年來,中醫診所也越開越多。香港的中醫發展得怎么樣?香港的中醫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模式?

      中醫診所越開越多

      注冊中醫占中西醫總人數的33%,地位不斷提高,但收入仍低于西醫

      午飯時間,香港浸會大學陳漢賢伉儷中醫專科診所門庭若市,座無虛席。登記、叫號、入房看診……如果不是藥房里傳出的陣陣藥香,這里和香港典型的西醫診所沒有兩樣。
    點擊進入下一頁點擊進入下一頁

      香港長期習慣西醫,但現在,中醫診所越開越多。以浸會大學中醫藥診所為例,在幾年間從最初的一家發展到15家,累計求診人次已達120萬。香港市民2012年的中醫求診中,約六成是全科門診(普通科),三成為針灸服務,其余是專家門診和骨傷推拿等。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資料顯示,香港目前共有6500多名注冊中醫,約占中西醫總人數的33%。執業中醫向市民提供服務約占本地門診服務的1/5。

      整體而言,香港中醫的收入還是低于西醫。香港中醫藥專業學生剛畢業后的收入大約在1.5萬港元左右,只有西醫學生的一半左右。

      “急病先看西醫,等好些了再用中醫調理。”26歲的香港市民小文及其家人都這么認為。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藥學博士趙中振表示,越來越多香港市民開始尋求中醫進行治療、預防和康復,中醫在香港的地位也不斷提高。

      中醫地位提升,從中醫藥學院的招生情況可見一斑。以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為例,今年學院中醫班的招生成績居全校之冠。[薩摩亞注冊公司]由于學院實行小班教育,因此學位競爭異常激烈。

      香港中醫的地位并非一直如此。在香港行醫20年的注冊中醫馮玖說,回歸前,中醫行業基本沒有規管,當時的政府任其自生自滅,中醫大都“寄居”在中藥鋪內坐診,法律上只能使用“中醫”、“中醫師”或“國醫”等名稱,不能稱為“醫生”。

      如今,香港八成中醫師在私人診所,兩成在慈善機構或三方合作公營診所服務。

      過渡政策支持民間中醫

      擁有15年連續執業經驗的中醫,免考直接成為注冊中醫;中醫執業資格考試不涉及西醫內容

      根據1999年通過的香港《中醫藥條例》,所有在港執業的中醫必須注冊。想要成為注冊中醫,必須通過中醫執業資格考試。而參加資格考試前,必須完成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認可的中醫執業訓練本科學位課程,或與該課程相同的課程。

      香港中醫本科課程采用6年制,包括4年半臨床前期(中醫理論)授課、1年半見習臨床期。中藥課程是4年制,包括3年課堂教學,最后一年要去藥廠和實驗室實習并撰寫畢業論文。

      趙中振表示,中醫本科課程中,西醫內容大約占三至四成,但執業資格考試不涉及西醫內容。

      馮玖認為,西醫學生畢業后自然成為醫生,中醫學生畢業后還要經過執業資格考試,因此要成為注冊中醫比西醫要難。

      馮玖介紹說,立法規管、注冊制度確立了中醫的專業地位,過去只有西醫可以簽發病假證明、撰寫工傷報告,現在注冊中醫也可以。

      除了注冊中醫,香港中醫界還有一群特殊的“表列中醫”。

      表列中醫是立法規管中醫的過渡做法。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表示,在引入法定的中醫規管制度時,政府了解到香港當時有不少現職中醫。為了讓他們可以繼續執業,《條例》提供了過渡安排,使他們可用表列中醫身份繼續行醫,但有所限制,例如不能開有毒性藥材的處方等。當時成功申請成為表列中醫的有7707人。

      根據《條例》,在2000年1月3日時,擁有至少15年連續執業經驗,或擁有至少10年連續執業經驗兼具有效學歷的中醫,可免考核,直接成為注冊中醫;擁有10年連續執業經驗但無有效學歷的中醫,或在香港連續執業不足10年但擁有有效學歷的中醫,[注冊盧森堡公司]可通過一次性的面試注冊審核獲得中醫執業資格。

      對中西醫分開管理

      中醫師不能開西藥,不能轉介病人照X光和開化驗單

      香港中醫有法定管理組織——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執業中醫師、中藥業人士、西醫、教育界人士、業外人士和政府人員。香港西醫也有法定醫療專業組織——香港醫務委員會,負責西醫注冊及管理等事宜。

      兩個獨立的法定委員會針對兩個不同的醫療專業成立,分別執行和實施不同法例。特區政府表示,將西醫、中醫分開管理,是為了確保傳統中醫在香港健康發展。

      馮玖、趙中振都認為,香港的中醫管理制度仍在“磨合期”。馮玖說,雖然有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但中醫藥管理高層仍由西醫行政主導,是外行人管內行人,因此仍有一些“不合理”。

      “很多市民都會帶著西醫的化驗報告、X光片去找中醫。但中醫至今仍沒有權力轉介病人做X光檢查和開化驗單,對中醫而言不公平。”

      此外,根據中醫守則規定,中醫采用的治療方法應依照傳統中醫藥學基礎,開出中藥材或中成藥處方,不可使用其他醫療專業法例所涉及的專業治療方法。如果有中醫師被發現開西藥,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的中醫組接獲投訴后,如裁定有違規行為,有關中醫將被紀律處分,甚至除名。

      在中藥方面,趙中振表示,目前香港很多從事中藥檢測的工作人員對中藥并不了解,這樣的情況很可能引起對中藥的誤會。長期來看,香港還需要更多懂中醫藥的人來管理這個行業。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叙永县| 高阳县| 永善县| 赞皇县| 峨眉山市| 朝阳区| 宁都县| 婺源县| 固镇县| 罗田县| 获嘉县| 巨鹿县| 兰坪| 绥德县| 三原县| 闵行区| 赤城县| 荣成市| 南澳县| 武功县| 富顺县| 桑日县| 定边县| 綦江县| 连南| 涟源市| 淮北市| 长岛县| 若羌县| 平果县| 澜沧| 太保市| 清徐县| 鹤峰县| 嵩明县| 岳西县| 临西县| 长子县| 同德县| 洛隆县|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