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1月20日電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早前發現宋、元時期文物和遺跡,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20日表示,港鐵公司為配合考古工作,需調整工序和實施文物保護措施等,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和土瓜灣站的工程至今最少滯后11個月,工程費用估計額外增加約31億元(港幣,下同)。
當天,[盧森堡公司注冊]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沙中線土瓜灣站的考古發現,及其初步保育和詮釋方案的建議。特區政府擬訂多個保育方案,建議原址保留大部分遺跡,供公眾欣賞。
張炳良會見傳媒時說,因應對大部分宋、元時期遺跡作原址保留的建議,特區政府將在工程開支額外增加約10億元,連同上述的31億元,合共約41億元。
另外,他指出,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以及“紅磡至金鐘段”的目標通車日期,原定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12月,但現時看來,時間表或需調整。
至于社會較關心車站大堂中央的宋元古井和附近的引水槽,特區政府向古諮會提出4個保育方案。張炳良指出,4個方案涉及不同金額,部分會令沙中線工程進一步滯后。
據介紹,其中3個保育方案會令工程再延遲最少4個月,當中最昂貴的一個方案,是把古井和引水槽完整地原址保留,涉及額外13億元開支。
唯一不實質影響工期的方案,是將古井及引水槽都拆除,再重置在土瓜灣站的另一處地方,而涉及額外的開支亦是最少,只需約1000萬元。
張炳良希望盡快作出相關決定,因為若保育方案未能在12月初確實而需繼續等待,估計每遲1個月,可能會涉及工程開支再額外增加約2.5億元,亦會對工程帶來滯后。
在同一場合上,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說,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這次的考古發現,文物反映香港的歷史和社會發展,價值甚高,也是香港近年重大的考古發現。
他認為,將這些有價值的遺跡原址保留,日后透過適當詮釋,公眾可欣賞和了解香港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遺產,相信香港市民也會對這段歷史文化感到自豪。
陳茂波還說,特區政府正計劃擴大考古范圍,包括舊機場北停機坪近太子道東和擬建宋皇臺公園一帶。長遠來看,政府可考慮把現有的九龍寨城南門遺跡、龍津橋遺址和土瓜灣站的考古發現串連,發展為地區古跡步行徑。
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官員24日和25日,[注冊伯利茲公司]將出席香港特區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和發展事務委員會,匯報保育方案、工程費用與工期延長事宜。特區政府會聽取不同意見后,向古諮會匯報,盡快決定保育方案。
全長17公里的沙中線于2012年動工,項目分為兩部分,包括“大圍至紅磡段”、“紅磡至金鐘段”,服務范圍將遍及香港、九龍和新界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