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起,香港房價再展一波升浪,為防止樓市過熱,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金管局2月27日推出第七輪針對樓市“逆周期措施”。措施將多數房屋按揭貸款比例下調10%,涵蓋自用住宅物業、第二套自用住宅物業及各類非自用物業。新措施中最受關注的是,第一次針對低價房推出政策,針對樓價700萬元(港幣,下同)以下的中小型住宅單位,借款人的最高按揭成數由七成削至六成。新政策被媒體認為出手之重、涵蓋范圍之廣,堪稱歷來“最辣”。
金管局:保證金融穩定
香港居大不易,特別是近幾年,[開曼公司費用]樓市持續火熱。香港金管局早前已多番預警,若樓市上行周期持續并加劇,將考慮推出新的逆周期措施。
至于推出新一輪措施的考慮,香港金管局表示,由于中小型住宅物業的價格在去年下半年上升了12%,加上近期香港家庭負債占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持續上升,已達到64%的歷史新高,一旦樓價出現重大下調,將會影響銀行體系穩定。
新措施影響面大。據統計,700萬元以下住宅按揭占每月新批住宅按揭的比例甚高,以宗數計超過七成,以金額計大致為六成左右。如今最高房貸比例下調10個百分點,也有媒體質疑:會不會讓小市民尋覓“蝸居”,上車難度更增?
對此,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過往推出逆周期措施時,會盡量減低措施對用家,尤其是首次置業人士的影響,故過往六輪措施,金管局一直保留空間,讓有意購房作為自用的人士,可以取得最高七成按揭。他說新措施會“無可避免對一部分用家及首次置業人士帶來影響”,惟職責所在,金管局不得不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以保障香港銀行和金融穩定。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于推出新措施后指出,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努力地推出更多土地,未來的3至4年亦有7.4萬個住宅單位可以推出,供應方面會比以往多。
“財爺”:不排除再出招
除了收緊房貸比例,新措施還加強對收入審查的要求,防范銀行體系風險。購買第二套自用住宅物業時,供款與收入的比例上限由原來最高五成調低至四成。例如,若每月供款額為1萬元,按原先收入審查要求,月收入需達2萬元,而調整后月收入要求將提升至2.5萬元。同時,在利率壓力測試下的上限由現時最高六成調低至五成。
匯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該行歡迎金管局公布的新措施,認為在目前住宅物業市場價格持續上升的環境下,有關措施將有效協助銀行管控相關住宅物業貸款的風險。
2月28日,曾俊華進一步表示,未來會繼續密切留意樓市情況,如果需要會毫不猶疑地再推出其他的措施,確保樓市可以平穩地發展以及確保金融系統的穩定。
近年來,為了控制房價,香港特區政府可謂是頻出“辣招”。包括2012年10月27日起,香港特區政府征收“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限制非香港永久居民購買住宅物業。該政策規定,購買住宅3年內賣房需支付10%到20%不等的“額外印花稅”;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所有公司購房需繳納雙倍即15%的“買家印花稅”,加重了非香港永久居民的置業成本。2013年,香港特區政府全面提升印花稅。除了針對二套房的雙倍印花稅以外,還有大量的措施針對非住宅交易。2015年1月香港叫停投資移民。對于港府這些年推出的“辣招”,調查顯示,無論從支持度還是滿意度來說,都得到了不錯的民意支持。
2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出招,[注冊開曼公司好處]是第一次針對低價房。有業內人士認為,根據以往經驗,“辣招”一出一般就會影響到房屋的成交量,但是房價卻未必立刻會有跌幅,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下半年的利率水平和房屋供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