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加拿大公司注冊]港交所13日公布,由于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對公司業務發展的重要性增加,港交所決定成立內地事務科,發展內地業務。
內地事務科由北京代表處及在上海及廣州的相關辦事處組成,前內地業務發展部主管毛志榮與2013年3月加入港交所任高級顧問的李剛,將共同擔任內地事務科主管,同向集團行政總裁匯報。
巴曙松任首席中國經濟師
內地事務科亦將新設首席中國經濟師一職,由巴曙松出任,履新日期有待確定。巴曙松為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亦曾任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巴曙松亦將向集團行政總裁匯報。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這些任命反映滬港通推出后內地業務對交易所戰略發展的重要性,港交所希望未來能與內地交易所實現更大的互聯互通,共同發展壯大。
另外,港交所新設環球市場(亞洲)副主管一職,由李國強出任,任命即時生效。李國強將繼續向環球市場聯席主管羅力匯報,并繼續兼任市場營運主管。而韋嘉勛則即日起履新出任港交所環球市場科下設的業務發展主管一職,負責環球市場科的業務發展及營銷團隊,向羅力匯報。
擬明年重啟U盤
另外,港交所全球市場業務聯合負責人Romnesh Lamba表示,收市競價機制(簡稱U盤)市場咨詢已于上周五(10日)截止,預計將于明年重推有關機制。
他補充,從市場結構的角度而言,港交所渴望實行競價機制,這是正確的事情,將會得到股票買方及廣大經紀商的大力支持。
港交所于今年1月展開U盤咨詢,汲取2009年的教訓,計劃重啟的U盤建議中新增多個措施,包括限制價格波幅于5%,并設有隨機收市時段后,避免出現在競價時段結束前一瞬間,出現大量買賣盤的情況。
Romnesh Lamba表示,新的競價機制適用于大約300家公司,相當于港交所上市公司總數的六分之一。
港交所文件顯示,[注冊巴拿馬公司]有關競價機制將分兩階段,首階段將包括約280只指數成份股,當中為港股通的股票,亦會包括40只港股相關的ETF。而第二階段則包括1500只股票、ETF、房地產投資信托,但不包括結構性產品及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