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高校創業“金字塔”
創業的夢想是甜美的,但創業的道路卻并不平坦。據了解,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不到5%。除了大學生創業基金外,大學生創業還需要哪些土壤呢?對此,南師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師周燕有著自己的看法。
周燕告訴記者,學生發展基金的設立是學校打造創業能力訓練綜合體系的一個方面。在周燕看來,學生創業應該是一個金字塔的模式。大多數校內學生都屬于塔基層面,學校通過各種課程以及活動,普及創業理念以及基本創業知識。對于一些創業興趣濃厚的學生來說,他們就屬于第二層次,對于這些群體,學校會通過校內創業基金、創業課外活動等方式,與知名企業構建一個模擬創業環境,讓學生在人際交往、市場調研等活動中充分磨煉,鍛煉才干。第三層次就屬于塔尖的極少數學生,韓淼、薛楠就屬于這類,通過真槍實彈的創業,真正接觸商戰,成為學生老板,也許下一個馬云或是史玉柱就從中產生。
“我個人覺得,創業、學業、就業應該分清楚,它們既是相互影響的,也可以相輔相成。”周燕辯證地分析了這三者的關系。她認為,過去學生創業往往都帶有很多盲目性,一哄而上又戛然而止。其實,大學生所缺的是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通過校園環境完全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大學生可以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進行一些有意識的創業訓練,大學生可以選擇畢業后就創業,也可以選擇在就業過程中擇機創業。除了高校要有意識地提升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外,有關人士還呼吁,大學生創業需要政府和學校多方聯動,從創業教育到創業扶持上打造系統化的“創業鏈”,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