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作為開發商是絕對不會偷工減料的,只要證據確鑿,我們會根據保修條款與合同追究施工單位的責任,這個立場我們和業主完全一樣。”張經理說。針對一些水泥走廊起沙的現象,張經理沒有否認,表示會等到4、5月份業主集中裝修結束之后,要求施工單位進行修復。
作為北京市首批兩限房(限房價、限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對購房者資格有一定要求),北辰福第近日因多棟新樓出現樓道水管及水表凍裂,導致樓內公共區域及部分業主家中被淹,引起了業主的強烈不滿。據了解,北辰福第小區是由北京北辰集團下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北辰置地分公司開發建設,于2010年9月底交付。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昨日(2月23日)下午對該小區進行了實地走訪,小區居民反映,自交房以來,已經發生了30多次水管斷裂、水表爆裂事件。此外,還有居民反映建筑質量也出現問題,居民樓下的水泥走廊出現了大面積沙化,有的房屋墻面還出現不同程度的傾斜等。目前,小區居民已經自發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專門搜集反映問題,與開發商協調談判。
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張經理昨日就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坦言目前接到的投訴確實比較多,但他強調,開發商絕對不存在偷工減料,目前業主理賠等問題都還在解決進行之中。
電暖費高導致入住率低
據北辰福第小區居民不完全統計,交房后短短幾個月已經發生了30多次水管斷裂、水表爆裂事件,上百戶業主家中不同程度被淹。
張經理表示,矛盾集中的“水管凍裂漏水”問題與入住人數少、分戶自采暖致使樓房整體溫度低有關,不存在設計不合理,也不能歸咎于開發商。張經理介紹說,“北辰福第3000多戶業主中,有2000戶已經完成裝修,但真正入住的卻只有300戶,占比不到9%。”
對于入住人數少,很多小區居民認為高昂的電暖費是主要原因。“我有過幾次專門測量,一天采暖耗電大約就要100度,一天的電費就得要50元,這樣算下來,一個冬天至少就得四五千元,這還是兩限房嗎?根本住不起!”一位業主昨日對記者說。據他了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業主都只能選擇推遲入住,包括有入住后又不得不暫時搬走的。
對此,張經理也坦言,兩限房和商品房不一樣,業主的收入有限,的確可能會主動選擇避開冬天采暖,3、4月份以后再住進來。
“但必須解釋的是,該小區住房是通過了北京監理、勘察等相關單位的嚴格驗收,不存在設計和質量問題,同時,北辰曾做過200萬平方米的電采暖小區,運行近10年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這是一套成熟的采暖方案,其實際運行期間的費用也低于集中供暖(每平方米24元)。”張經理說,以他做過設計師的經驗,沒有一個設計師可以保證在北京的房子不采暖就可以不受凍。
“頭一年采暖可能是比較貴,因為整個樓是涼的,業主裝修之后地板也是濕的,并且只有9%的業主入住,電暖加熱時結構傳熱也會散掉一些,所以的確費電。等到入住率達70%以上,從第二年開始,這種自采電暖的方式還是節省的。”張經理說。
北辰實業:不存在偷工減料
除因受凍而發生的水管爆裂外,北辰福第居民向記者反映稱,自交房以來,這里的建筑質量、物業管理也出現了問題。
昨日下午,記者實地走訪小區看到,目前公共區的水泥地上多是土渣與建筑垃圾,綠化帶一片荒涼。停車位上搭建了多處石材、五金小賣部。
在中區5號樓一位居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這位居民屋內的新房墻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傾斜狀況。而居民樓下的水泥走廊在交房短短幾個月時間里,也出現了大面積沙化,看上去斑駁不已。樓內部分墻壁、電梯、燈泡、防火門、安全出口及擋雨板,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損。
“最明顯的是,交房4個月有余,至今一盞路燈都不亮。”采訪至晚上,漆黑夜色中一位匆匆趕著回家的業主對記者埋怨道。他指著小區周邊放眼可望的富力陽光美居和保利嘉園告訴記者:“同樣是兩限房,這里的建筑質量和物業服務相差很大。”
這位業主表示,正是上述大大小小的問題讓一些業主忍無可忍,自發組成了志愿者服務隊,專門搜集反映問題,與開發商協調談判,他也正是其中的一員。
記者在他的指引下看到,在中區的一處地下入口的水泥房屋上,已經掛上了“北辰福第志愿者服務隊”的藍色牌子。“目前志愿者隊伍已經有100多戶了。一般只派幾戶做代表跟開發商協調。”上述業主表示。
對此,張經理解釋說,施工本身允許存有一定誤差,少量施工問題的存在是正常的,對于有部分房屋墻面傾斜嚴重的個案,北辰抱著負責任的態度已經在積極解決中,包括裝修和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