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阿爾西制冷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裁陳云水格外高興。財務報告顯示,去年阿爾西銷售收入達到1.8億元,同比增長12.5%,“我們的業績離不開市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陳云水由衷地說,“如果不是北京市經信委幫我們融資2000萬元,去年的業務也許只能做到1.5億元。”記者從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處獲悉,去年本市共支持95家中小企業成功融資,總額達到18億元。
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本市不斷進行融資方式創新,先后推出了中小企業集合債券、集合票據等新的融資方式。特別是去年6月,市經信委推出了“北京中小·成長之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進一步降低了融資門檻,為許多企業雪中送炭。
阿爾西公司就幸運地入圍了石景山區的中小企業集合信托計劃。“光是‘北京中小·成長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心里一熱。”陳云水說,當得知有這樣一個融資方式,他讓公司財務第一時間報了名。在融資前,市經信委還特地請專家給企業上課,告訴大家申請融資的程序,費率怎么計算,要準備哪些材料,連文件的格式都教了。更讓陳云水想不到的是,在最后進行資質審查時,擔保公司、再擔保公司、信托公司、銀行的人一次來齊,同步審核。“‘串聯’改‘并聯’,這種服務意識真是太棒了!”這次發行,擔保公司、再擔保公司和信托公司都降低了費率,市財政每年還給2%的貼息支持,陳云水算了一下,“發行成本也就在5%左右,比直接到銀行去貸款要低一半。”
據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處負責人介紹,去年,本市綜合利用多種融資方式,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其中,發行中關村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合債券一期,融資3.83億元;發行5支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融資7.02億元;發行19期集合信托,融資7.125億元。全市中小企業集合產品覆蓋13個區縣,其中,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僅發行集合信托產品就達41家,占發行企業數的66.13%,融資額達到4.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