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富豪捐款兩億提最苛刻條件

    在近日舉行的西部五省2億元捐款項目總結表彰大會上,來自云南、貴州等五省區的農戶代表把親手制作的民族服裝送給企業家、慈善家曹德旺,把他打扮成一個“彝族老鄉”。這一刻,曹德旺笑了。受助者們不知道,在這筆善款到他們手中的過程中,眼前這位和藹可親的富豪大多數時間都是板著臉的,對捐款的每一個環節都保持著高度警戒。

    10個月前,這筆捐款似乎充滿了“夭折”的危機,因為曹德旺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在半年內將2億元善款發放到近10萬農戶手中,且差錯率不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善款的3% 遠低于“行規”的10%。

    這次捐款被稱為“史上最苛刻捐款”,曹德旺甚至還聘請、組建了專業的監督委員會,對善款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這也開創了中國捐贈者對公益捐款問責的先河。

    “史上最苛刻捐款”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如此苛刻的條件,無疑是對現行捐款體制的一次挑戰。輿論好奇:它會成為今后公益捐款的標桿嗎?管理費比例及不夠透明的捐款使用披露機制,會因此而有所松動嗎?

    曹德旺說,他希望自己開了一個好頭。

    去年5月,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曹暉父子以個人名義,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向云南、貴州等五省區市的貧困家庭捐贈善款2億元,這是國內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個人公益捐款。

    較真的慈善家:

    “該省一分省一分”

    談起這筆捐款,曹德旺動情地說:“西南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老百姓生活苦得很。我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知道那種滋味。對于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來說,2000元錢可以說是他們的希望。”

    5月4日,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段應碧親赴福建,與曹德旺簽署了一份協議。“我們基金會的項目一般都是秘書處負責執行的,會長很少參與、具體執行。這次我們會長親自出馬,足見重視程度。”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陳紅濤告訴記者。

    在從福建回北京的飛機上,段應碧心里有些忐忑。他對同事說,這個項目不是簡單的“發錢”,操作起來比其他項目難度大,因為對方提的要求很高。

    要拿到曹德旺的這2億元捐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開出的條件是:捐款發放過程中差錯率不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3% 而目前我國《基金會管理辦法》規定的管理費最高比例是10%。

    被稱為“中國比爾·蓋茨” 的曹德旺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商界奇人。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與慈善事業結緣。1998年長江水災,曹德旺捐出了人生的第一筆善款 300萬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年輕時吃過苦,曹德旺對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用他的話說:“該花一萬花一萬,該省一分省一分。”在他看來,要確保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到應該收到錢的人手中,而不是被“雁過拔毛,層層攔截”。

    “我這里有錢,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拿走了。”曹德旺說。

    “史上最苛刻”:

    基金會違約就賠30倍

    根據曹德旺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署的合同約定:基金會必須在半年內將2億元捐款發放到西南五省區的近10萬戶困難群眾手中;善款下發之后,將由評估機構隨機抽檢10%的受助家庭,如發現不合格率超過1%,中國扶貧基金會將對超過1%的部分予以30倍的賠償(最高賠償額不超過項目管理費)。

    該項目的管理費是600萬元,這筆錢是按3%的占比計算出來的。曹德旺說,他知道“行規”規定的管理費比例是10%,他定出3%的比例并非刻意“為難”基金會。他請專業機構測算過,覺得600萬元足矣。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他成了所謂“最苛刻的捐款人”,曹德旺對此不以為然:“3%的比例并不低,后來他們不就做成了嗎?”

    “以前我們接手的項目,管理費的比例一般都是10%;3%的比例實在太低,我們從來沒有試驗過,這是對基金會基本功的一次考驗。”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助理陳紅濤說,當初對要不要接這個項目,領導心里也直打鼓,甚至有同事信心不足。

    “接下這個項目,就是想讓大家知道,中國的公益基金是值得信賴的,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更大膽地捐款。”基金會秘書長王行最表示。

    另一個挑戰是1%的差錯率。陳紅濤說,如果捐助的只是上百人,把差錯率控制在1%以內并不難,甚至能夠做到100%準確。但此番要把善款發放到分布在5個省區的近10萬農戶手中,操作難度極大。“究竟哪些人需要幫助?怎樣才能確保錢安全到達他們手中?需要大量專業人員和渠道。”

    曹德旺才不管這些,他有自己的邏輯。“做事情就要定下條條框框。”他說,“不是我對扶貧基金會不信任,協議也不單單是約束扶貧基金會的。他們可以拿著我這個合同跟各地的領導說,我跟曹德旺合作,后門走不了,弄錯了我要賠償 。我的目的是讓扶貧基金會有個擋箭牌。如果有人想走后門從這筆錢里分流一點 做不到!”

    他的“苛刻”遠不止此。從一開始,他就對幫他發錢的基金會保持高度的警惕,全程監督。作為資深捐贈人,曹德旺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監督委員會,并請新聞媒體全程監督;基金會每10天就要向他遞交一份有關項目進展的詳細報告。

    和時間賽跑:

    2億捐款,6個月,9萬農戶

    “最苛刻捐款”給基金會的執行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全程參與項目執行的陳紅濤說,確定受助對象是項目實施過程中最基礎的一環,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直接關系到合同約定的差錯率能否實現,“搞不好會吃力不討好,發錢還讓農戶不滿意”。

    他說:“我們曾在一個村做過調查。我們問一個村干部: 捐款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如果有3個人分不到錢,你該怎么辦? 他的答復是:我自己不要,再動員幾個老黨員不要,這樣就解決了。 我們又問: 如果村里只有一半農戶能得到捐款,該分給哪些人? 村干部猶豫了一陣子說:這筆錢我寧愿不要了,會得罪人。 光一個村就已經如此復雜了,我們的錢需要分給5個省份的9萬多戶,難度可想而知。”

    錢發給誰?基金會絞盡了腦汁。陳紅濤說,項目最后能成功,主要是有體制保障及整合了各種資源。基金會首先圈定了17個項目縣,項目縣相關部門共同確定受災貧困村獲捐資格的優先排序,鎖定受助村。

    村子確定了,接下來就要排除“人”,要把“有錢人”排除在資助范圍外。規定極細,工作量也極大。“凡是在村里當官的,開小賣部的,家里有孩子出國讀書的,一律排除在外。村委會和村民小組提名符合條件的農戶名單,再經民主討論決定,而后進行公示,向村民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投訴和舉報。最后組織志愿者前往項目村,對受助農戶信息進行復核。多虧大學生志愿者,他們的入戶核查發揮了關鍵作用。我們一共接到100多宗投訴,最后淘汰了約2%的農戶。”陳紅濤說。

    工作過程中,基層干部有些郁悶。例如,個別鄉鎮、村組干部的親屬被排除在受益人之外。他們對項目不理解,甚至反感厭倦;覺得復雜的條件是對他們的不信任。

    龐大的工作量也讓一些基層干部叫苦不迭。僅以《受助農戶匯總表》為例,每戶信息11項,受助人數1000人的鄉鎮需要錄入11000條數據,還不能有錯誤。

    一般情況下,一個鄉的受助農戶信息,需要一名扶貧專干花2~3天的時間才能完成錄入。項目規模最大的貴州省望謨縣石屯鎮,更是需要錄入4700戶的51000多條數據,信息錄入工作人員卻只是扶貧專干一人,工作量驚人。

    以上工作都做完了,剩下就是怎么發錢的問題了。曾出現過的捐款被“截流”或“縮水”的教訓,讓基金會多長了個心眼。為了確保2000元“救命錢”不在發放過程中被截流,基金會決定:直接將錢打入農戶的個人賬戶,去除任何中間環節。為此,他們給受助農戶統一辦理了接收資助款的專用存折。由志愿者復核農戶信息時確認存折在農戶手中,還要求受助農戶簽字確認資金已到賬。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布尔津县| 尼勒克县| 宣化县| 松江区| 咸阳市| 兰西县| 穆棱市| 分宜县| 平邑县| 杭州市| 天祝| 阳新县| 南丰县| 阿拉尔市| 福海县| 张掖市| 介休市| 柘荣县| 达州市| 日土县| 连南| 宁国市| 博罗县| 岱山县| 丹阳市| 永宁县| 当阳市| 五大连池市| 阜新市| 景洪市| 淮北市| 聂拉木县| 虹口区| 皮山县| 千阳县| 囊谦县| 腾冲县| 福建省| 富宁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