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南京地鐵建設移樹引風波

    “是關于梧桐樹的事吧?今天接的電話都是問這個的。”《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剛表明身份,電話那頭的南京市城管局宣傳處處長徐少林便如此笑道。

    近日,黃健翔等多位社會名流通過微博發動的“拯救南京梧桐樹”活動,將南京因修建地鐵將大梧桐樹“砍頭”移植事件,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微博救樹行動

    因為地鐵3號線、10號線的建設,南京將遷移1000余棵行道樹,其中地鐵3號線沿線約有200棵為法國梧桐(懸鈴木),其中部分梧桐的樹齡達到了60年。

    作為南京的城市形象符號之一,高大的梧桐樹承載著諸多歷史、人文乃至感情內涵。

    3月9日,南京市太平北路沿線的40多棵法國梧桐開始遷移。有網友將南京太平北路此前綠樹成蔭的圖片配以梧桐被“砍頭”后等待裝車的圖片,在微博上轉發給了著名主持人、“老南京”黃健翔。此后,黃健翔在微博上發帖呼吁拯救,并專門組建了一個拯救梧桐樹的微博活動。

    黃健翔此次“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主持人孟非、導演陸川、媒體人李承鵬等眾多社會知名人士也紛紛跟進呼吁,由此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和回帖支持。要知道,僅黃健翔一個人的微博粉絲數量就超過了400萬,影響力可想而知。

    對此,負責公共綠化的南京城管局回應稱,南京市綠化部門一直在與地鐵方交涉和協調,努力把地鐵出站口建設項目移樹數量降到最低。南京市政府方面則稱,將“采取一切措施做好行道樹的保護和施工后的綠化恢復工作”。

    “去年8月,我們接到地鐵部門的工作函,要求為地鐵3號線、10號線遷移2600多棵行道樹。”市城管局綠化管理處處長李銘在微博上表示,經各方協調,通過改變、優化施工方案,將這一數量減少到了1100棵。

    不過有當地媒體記者調查后指出,2006年建設地鐵面上號線時遷移的190棵梧桐樹,其中一半種植在南京白下區園林綠化管理所的苗圃里,83棵樹中有68棵死亡。最大的一棵死亡梧桐樹,粗280厘米,80年樹齡。而當年移樹的時候,南京市園林局的承諾是80%存活,實際情況則是80%死亡。

    城市建設呼喚新思維

    “為什么挪梧桐樹會形成這么大影響?因為南京是個有特色、有價值的地方,這件事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復旦大學歷史系、旅游系教授顧曉鳴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多年來,南京在城市建設與人文遺跡的關系處理上飽受詬病。數年前的地鐵2號線建設遷移老梧桐樹,亞洲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慰安所”——南京利濟巷2號拆遷,以及滿載六朝、宋代遺跡的南京老城南拆遷等諸多事件,都曾經引發巨大的爭議。

    作為世博會中國館、上海中心等諸多重大建筑的設計方案評委,顧曉鳴對城市化、建筑與歷史文化遺存的關系有著獨到見解。他指出,應該從方法論的角度,對城市建設形成新的方法系統,例如引入歷史人文的估值、加上建筑倫理學維度等。

    “地鐵是科學理性和經濟理性的產物,象征人類的經濟能力,經濟價值可以計算得出來。人文歷史遺跡、自然風光景色到底值多少錢?用什么方法來計算?”顧曉鳴說,思路要拓寬,要用經濟加文化的統一視角,把兩本大賬一起算,“不能只算新建筑帶來的經濟價值,還要扣除歷史遺跡消失所帶來的損失。挖掉的樹木、失去的美麗景色,價值要算進去,就像綠色GDP一樣。”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长宁区| 河东区| 巴中市| 岳普湖县| 双辽市| 陆川县| 南皮县| 中超| 永平县| 北流市| 新乡县| 榆社县| 宝坻区| 民丰县| 哈尔滨市| 铁岭市| 浦县| 灵寿县| 铅山县| 霍山县| 加查县| 新丰县| 斗六市| 墨竹工卡县| 四子王旗| 巴林左旗| 日喀则市| 盐边县| 肇州县| 正镶白旗| 台中市| 衡山县| 陕西省| 嘉峪关市| 铜鼓县| 沅江市| 怀远县| 昆明市| 莲花县| 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