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歐盟內部市場委員:外資審查制度并非針對中國

    3月17日,他在啟程之前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此次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開放和信任的對話,與中國方面建立直接聯系,”巴尼耶表示。

    在金融監管方面,主要是溝通雙方在監管改革的作為,“我們不會帶去一份購物單,”此次將隨巴尼耶一同訪華的歐盟官員稱;而在政府采購領域,歐盟的立場稍顯強硬,敦促透明和互惠,巴尼耶還懷揣著兩件潛在“武器”:反制別國不開放政府采購市場的新貿易工具,以及對外國投資歐盟的審查制度。

    新貿易工具將在今年夏天出臺;歐盟將在今年4月決定是否將建立審查制度列入委員會的議事日程。

    作為審查制度的創造者之一,巴尼耶對記者表示,該制度并不是針對特定的國家,其關鍵是透明度,掌握外國資本在歐盟投資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決定歐盟是否采取必要措施。

    美國和中國都有這樣的制度,為什么歐盟不應該有呢?”

    歐盟投資審查關注:投資、科研和制造產業

    今年2月,巴尼耶與委員會負責工業的副主席安東尼奧·塔亞尼一同致信主席巴羅佐,要求在歐盟層面,出于知識產權保護和國家安全等考慮,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

    塔亞尼曾這樣支持這個制度的建立:中國公司有能力購買越來越多歐洲企業,這些是在重要領域持有關鍵技術的企業;這是一個投資問題,但背后也是一個戰略政策。

    對此,巴尼耶17日對記者表示,這個制度并不特別針對任何一個國家,他了解中國對歐洲技術和政府采購市場的興趣。但他指出,提出這個想法的首要目的是透明度,使歐盟得以了解外國資本的投資決定,進而決定是否需采取必要的措施。

    而制度的第一步,是要確定歐盟的戰略利益所在,“在我看來投資、科研以及制造能力是歐盟的戰略利益”,巴尼耶表示:“我們要更好的發展和保護這些利益……歐盟不能成為一個僅消費的地方,還要有能力制造。”

    中國資本在歐洲的拓展引起關注。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0年,中國在歐盟投資8.53億美元購買了118個企業;而在2003年到2005年期間,僅有4390萬美元中國投資購買了18家企業。

    而另一方面,歐洲則認為在中國的投資受到更多阻礙。一位接近巴尼耶的官員表示,此行歐盟也會表達對中國2月建立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關切,“我們希望了解制度如何運作,另外它對安全的定義也稍顯寬泛”。

    目前在法國、意大利等國都有類似的投資審查機構,但如巴尼耶所愿建立一個歐盟層面的機制還有相當困難。首先的阻力來自成員國分歧,英國、荷蘭和北歐國家一向持自由開放態度,而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大陸國家則更加保守;

    同時有歐盟官員承認,在委員會內部也有異議,例如該機制將給旨在促進貿易的貿易總司帶來受到報復性措施的危險。

    “我們將會首先進行內部評估,而且為了達到互惠,我們還可以使用其他工具,例如希望中國盡快加入世貿組織的政府采購協議,”巴尼耶表示。

    吹風GPA和金融監管議題

    巴尼耶負責的歐盟內部市場總司還承擔與中國進行加入政府采購協議(GPA)的談判任務。據透露,在去年12月的中歐高層經貿對話中,中方承諾將在2011年拿出一份新清單,上一次是在去年7月。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去年10月曾表示,中國希望盡快加入《政府采購協定》,盡管目前還在GPA門外,中國方面承諾政府采購時將對外國企業持開放態度,而一旦中國被接納成為GPA成員國,中國一定會調整政策,對外國公司進行放開,其它國家也應該同等地對中國企業放開。

    對此,巴尼耶表示,希望中國能夠拿出一份更具雄心的出價清單,其中包括將特定的地方政府和機構納入其中,“一份基于透明的協議,也有利于這些地方的長期增長”。在上一份清單中,地方政府未被包含在政府采購機構之內。

    他還表示,這不僅是歐盟的期望,也是其他GPA成員愿望。一位與巴耶尼一同訪華的歐盟官員也暗示,此行訪華在進行磋商時,歐盟也會表達其他國家,例如美國和日本的關切。

    同時,這位官員還表示,歐盟的另一個期望是中國能夠盡早提交清單,“越早越好”。


    “還很重要的是,關于公共采購,中國能夠建立一個基于互惠、法律上有明確性和確定性的體系,”巴尼耶對記者表示。

    而在金融監管方面,雖然在目前體系下,歐洲與美國仍然是主要的規則制定者。但在歐洲人認為,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和重要性都在漸增,因此也有確保中國金融監管發展方向的必要性。

    “我們需要確定,中國會遵守G20已達成的監管改革路線圖,主要指的是透明度以及國際業者在中國市場享有同等待遇,”上述官員透露稱。

    歐盟負責內部市場和服務的委員米歇爾·巴尼耶將在3月19日至23日訪問中國,在這期間,他將與中國金融、財政高官會面。

    巴尼耶在歐盟委員會中主要分管金融監管和政府采購,其職位相當于部長。在訪問中國期間(21日),巴尼耶還將與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共進午餐,旨在了解中國銀行的海外業務,尤其是其在歐洲的發展計劃。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临澧县| 聂拉木县| 黄骅市| 许昌县| 孝感市| 定襄县| 建德市| 吉隆县| 兰考县| 梨树县| 桐乡市| 富平县| 保康县| 凤山县| 林甸县| 监利县| 砚山县| 石泉县| 梁河县| 宝鸡市| 保康县| 金沙县| 南康市| 漳州市| 镇江市| 平泉县| 文昌市| 澄迈县| 嵊泗县| 景谷| 汉沽区| 澄迈县| 贡山| 嘉黎县| 藁城市| 榆林市| 迁安市| 徐闻县| 全南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