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今年元旦在海南試點之后,惠及境內游客的離島免稅政策,也將于4月20日在海南試點實施。3月24日,海南省召開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新聞發布會,國人翹首以盼的離島免稅政策正式落地海南。
【免稅種類】
限定為18類商品
離島免稅政策,是指對乘飛機離島(不包括離境)旅客實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種免進口稅購物,在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免稅商店(即離島免稅店)內付款,在機場隔離區提貨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
離島免稅政策在海關全程監管下實施,離島旅客每人每次免稅購物金額暫定為人民幣5000元以內(含5000元)。
此外,旅客在按完稅價格全額繳納進境物品進口稅的條件下,每人每次還可購買1件單價5000元以上的商品。
試點期間,免稅商品限定為進口品,包含首飾、工藝品、手表、香水、化妝品、筆、眼鏡(含太陽鏡)、絲巾、領帶、毛織品、棉織品、服裝服飾、鞋帽、皮帶、箱包、小皮件、糖果、體育用品等18類商品品種,國家規定禁止進口以及20種不予減免稅的商品除外。
【免稅地點】
海口、三亞兩地均可
考慮到海口、三亞同為旅游重點城市且均具有離島機場條件,國務院決定在海口、三亞兩地各開設一家離島免稅店進行試點。其中,三亞免稅店在原批準設立的離境市內免稅店基礎上,增加其實施離島免稅政策功能,自4月20日啟動試點。海口免稅店將待離島免稅店經營主體、選址及相關配套設施確定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啟動試點。
由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的三亞免稅店,總體營業面積達7000平方米,主要經營涵蓋香水化妝品、首飾、手表、服裝、皮具、箱包、太陽鏡、旅行用品、中國及海南特產等十大類,近百個國際知名品牌的上萬種商品。
根據離島免稅政策需要,海口海關及時研發了免稅品監管系統,以確保高效便捷地完成離島免稅業務的銷售、征稅、提取、核銷以及查詢統計等海關監管業務,同時還研發了第三方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以供旅客信息查詢和商品、航班信息傳輸交換等。
【稅收優惠】
幅度明顯高于日韓
離島免稅政策,只有極少數國家或地區實施,其中實施時間較長、運行較為成熟的是日本沖繩和韓國濟州。
“我們在制定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試點實施方案過程中,借鑒了日本沖繩、韓國濟州的成熟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調整。” 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從國外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經驗看,韓國濟州每人每次免稅購物限額為4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400元),日本沖繩免稅購物限額雖然較高,為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000元),但只免除稅率較低的關稅,實際稅收優惠程度十分有限。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稅收優惠幅度明顯高于日、韓兩國。”海南省財政廳副廳長呂勇介紹,離島旅客購買5000元以下的商品,稅收相當于優惠了30%—50%。由于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率普遍低于同一商品的進口綜合稅率,離島旅客若購買一件單價5000元以上的商品,也比在普通零售商店購買相同商品多享受15%—30%的稅收優惠。
【潛在市場】
有望突破200億元,達到香港的1/2
海南從今年元旦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以來,效果并不理想。
1月份,海口海關共驗核129票退稅申請業務,退稅額僅為5.08萬元;2月份,共辦理離境退稅業務12票,退稅額不到1萬元。據統計,2010年,海南共接待旅游過夜人數2587萬人次,其中入境旅游僅66萬人次。
“未來5—10年,國內游客仍是海南的主要客源。”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所所長王毅武說,離境退稅短期內難以給海南旅游業帶來較大收益,真正會給海南經濟帶來巨大效益的是離島免稅。
“在歐美發達國家,國際購物占國際旅游總支出的70%,而中國剛到30%,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國人的購買能力相當強,在韓國濟州島,幾乎40%的購物游客都是中國人,在香港,內地人的購買力也相當大;實行離島免稅之后,可以把國人在國際上的購買力留在海南。
有業內人士樂觀估算,海南免稅商品的潛在市場,有望突破200億元,達到香港的1/2。
“購物免稅政策的實施,會給海南的航空、物流運輸、景區酒店、餐飲乃至游艇制造等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利好。”全國人大代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王雄說。
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譚力表示,離島免稅政策不僅有利于擴大旅客購物規模、提高旅游購物檔次和人均消費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夠改善海南旅游環境,帶動游客數量,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和體制創新,推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這對保持和發揮海南的生態資源優勢,支持海南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海南旅游要素國際化,提升海南旅游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