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個多月,三年期央票發行重啟。
央行11日公告稱,將于次日在公開市場采用利率招標方式發行400億元三年期央票。因一二級市場利差過大等原因,央行去年12月9日宣布暫停發行三年期央票。
“三年期央票重啟,我們傾向于將其作為政策轉變信號,主要目的是替代或減緩存準率抬升的頻率。雖然央行強調存準率上調沒有設限,但月均一次的頻率顯然難以持續。”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固定收益高級分析師劉俊郁表示。
中金固定收益分析師徐小慶認為,央行此舉還意在引導中長期利率上行,對直接融資直接進行價格調控,彌補數量調控的不足。“如果直接提高三年期央票發行利率,無疑將抬高中長期利率的中樞水平,對中長期信用債的發行將起到抑制作用。”
側重回籠大行流動性
市場人士此前透露,央行公開市場本周一開始恢復三年期央票的需求申報。多數市場人士據此認為央行將提高公開市場回籠效果,以減輕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頻繁上調的壓力。
央行上一次宣布上調存準率后,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有所上升,如7 天回購利率從2.0%左右一度上升到4.0%以上,目前仍高于2.7%。分析人士認為,回購利率抬升影響了市場對短期央票和正回購的需求,導致公開市場操作重新陷入凈投放。
最近三周,公開市場共計凈投放4020億,基本抵消最近一次上調存準率的效果。
“相對于短期央票和正回購,三年期央票由于利率相對較高,且符合銀行投資賬戶的久期配置需求,需求有望比1-3個月央票和正回購更加穩定。”徐小慶表示。
他指出,盡管提高存準率比發行三年期央票更能節省回籠成本,但后者的好處在于能更有針對性地回籠大行流動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的沖擊弱于前者。
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近日就撰文指出,調整存準率要考慮部分中小銀行的流動性承受能力等問題。中小銀行可能蘊含的流動性風險也正在引起銀監會的重視。
“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發行三年期央票都具有深度鎖定流動性的效果,但前者具有普遍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的影響更大,而三年期央票主要回籠一級交易商的流動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的影響是間接的。考慮到目前存準率已超過20%,貸存比較高的中小銀行可能難以承受繼續上調。”徐小慶表示。
劉俊郁認為,在直接融資比例擴大及資金脫媒加快的趨勢下,上調存準率的效果有限。“資金表外運行難以靠存準率予以控制,三年期央票的重啟意味著數量型政策從側重源頭控制開始轉化為側重終端回籠。”
存準率仍可能上調
盡管“用三年期央票代替上調存準率”已成為市場主流看法,但亦有分析人士認為,通脹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仍不能排除二季度再次上調存準率甚至加息的可能性。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5.3%,略超出市場預期。
“對于高企的通脹水平,預計二季度央行會再加息一次,7、8月份以后仍會繼續上調;存準率也仍有上調空間,預計和三年期央票等公開市場操作共同使用。”瑞銀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
徐小慶亦表示,歷史經驗看,很難簡單推斷三年期央票重啟一定會對上調存準率具有替代作用。“2007-2008年以及2010年重啟三年期央票之后,央行都仍繼續上調法定存準率來收緊流動性,兩者互為補充。”
除了加大公開市場回籠力度外,徐小慶認為,三年期央票重啟,其利率將對其它市場利率起到調控作用,而不必提高對加息預期更為敏感的一年期央票利率。
“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受制于中美利差的約束而難以頻繁調整,但三年期央票利率可以更加靈活。歷史上在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不變的情況下,三年期央票發行利率有過上升也有過下降。”他表示。
央行上次發行三年期央票是去年11月25日,發行量10億元,中標利率3.00%。市場人士預計,本次三年期央票發行利率應該接近當前二級市場水平,預計在3.75-3.8%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