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投資銀行收入在工農中建四大行業績的占比中并不大,但是卻仍足以令其競爭對手——券商“羨慕嫉妒恨”了。
事實上,僅僅是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兩大行2010年獲得的投行收入已經超過了106家券商同期的投行收入總和。這其中,債券市場火爆帶來的債券承銷的巨額收入為銀行的完勝奠定了基礎。2011年——在罕有類似去年農行和光大等超級大盤股IPO的背景下,券商投行業務面臨的競爭形勢將更為嚴峻。
“債”勝一籌
據《證券日報》金融機構中心統計,2010年工農中建四大行的投資銀行收入合計達到了433.07億元,其中排名前兩位的工行和建行的投資銀行收入合計達到294.12億元。
而此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證券公司財務報告顯示,106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11.02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證券經紀業務及服務凈收入1084.90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及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272.32億元、受托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1.83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206.76億元,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775.57 億元,106家公司全部實現盈利。此外,截至2010年12月31日,106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1.97萬億元,凈資產為5663.59億元,凈資本為4319.28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為1866.29億元。
四大行中,工商銀行2010年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55.06億元,較上年增加29.67億元,同比增長23.7%;建設銀行實現投資銀行收入139.06億元,較上年增長41.91%;農業銀行2010年全年實現業務收入100.55億元人民幣,較2009年增長69.4%;中國銀行2010年投資銀行的營業收入38.4億元,與2009年的37.86億元相比實現了小幅增長。
工商銀行表示,該行加快投資銀行產品結構調整,推動投資銀行業務快速發展;支持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重點行業資源整合,圍繞客戶整體需求,提供并購融資和顧問等綜合金融服務。加強境內外機構聯動,為中資企業“走出去”項目提供跨境并購金融支持。創新推出股權投資基金主理銀行業務,拓寬企業股權融資渠道。豐富研究產品體系,提升投融資顧問、常年財務顧問服務水平。此外,工行繼續拓展債券承銷業務,全年主承銷各類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2070億元,穩居境內市場第一。
建設銀行通過理財產品、債務融資、財務顧問等多種方式為客戶實現直接融資近4600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實現收入72.52億元,其中并購重組、債務重組、上市及再融資顧問等新型財務顧問業務收入比重大幅提高,達26.20億元,增幅154%;債務融資工具承銷業務保持競爭優勢,實現收入7.89億元,較上年增長16.72%;短期融資券承銷額1262.45億元,市場占比18.32%,連續五年保持累計承銷量市場首位;自主發行理財產品271期,當期實現收入54.64億元。
農業銀行2010年更加注重投資銀行業務的結構優化和層次提升。該行通過健全制度機制、規范業務運作、加強市場營銷、加快產品創新等措施,不斷增強投行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截至2010年末,仍在服務期內的常年財務顧問簽約客戶共計1.68萬戶。農行去年主承銷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159.38億元,聯席主承銷了國內首支租賃公司金融債,是境內目前惟一一家涉足所有政策允許品種債券承銷的銀行主承銷商。
中國銀行2010年通過集團內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及直接投資等多平臺專業機構合作,積極拓展投融資顧問服務,不斷加強業務及產品創新;重點推廣海外紅籌重組上市結構化融資、上市發債顧問、私募股權融資顧問、租賃及結構化融資安排等新型投資銀行產品,并成功為四川省人民政府、珠海橫琴新區和上海市普陀區等提供政府財務顧問服務。
相對而言,在債券承銷領域,四大銀行的競爭優勢十分明顯,畢竟,銀行客戶資源廣泛、資金實力雄厚、機構網絡眾多,還具備開展多種業務所形成的范圍經濟優勢以及長時期以來積累的關系優勢。而近幾年來券商在債券市場領域的承銷收入則收到了持續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