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償清俄石油供應欠款

    中俄能源談判代表第七次會晤當地時間5月31日在莫斯科結束。中俄雙方簽訂了天然氣合作議定書,兩國還計劃制定30年供氣合同。

    中國政府網消息說,中俄能源談判副代表、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介紹,中國副總理王岐山與俄羅斯副總理謝欽簽署了《關于2009年6月24日<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議定書》。

    “在重大項目合作方面,雙方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劉鐵男說,中國和俄羅斯在石油、天然氣、煤炭、核電、水電和生物質能等多領域開展合作。

    俄新社31日消息說,俄副總理謝欽在記者會上表示,俄中兩國打算制定向中國供應30年天然氣的合同。該合同規定每年沿兩條路線供應總量達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謝欽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將在6月10日前完成相關談判,以及簽署這一商業合同的準備工作。”

    另據俄新社報道,中國還付清了“石油還貸款”項目的爭議款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對外政策室主任萬成才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次會晤成果頗多,不僅為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做了一定準備,而且為中俄更廣泛的能源合作打下基礎。”

    中國償清供應欠款和爭議款項

    俄新社5月31日報道稱,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發言人伊戈爾·杰明表示,該公司通過中方的兩次付款收到資金。“昨天中方向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支付了大約3300萬美元,今天轉賬了4500萬美元。”

    另據俄新社引述俄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的代表的話稱,該公司30日收到中方5000萬美元的付款,31日收到了6700萬美元。

    中國總計向前者轉賬7800萬美元,向后者轉賬1.17億美元,從而償清了石油供應欠款。

    中俄還就未來中俄下一階段的石油合作進行談判。中國能源局局長劉鐵男31日在中俄能源談判代表第七次會晤結束后表示,俄中或將在年底前就成立聯合煉油廠的問題達成一致。

    他還指出,兩國打算擴大在石油產品零售領域的合作,主要是成立連鎖加油站。

    萬成才對本報說,“在中俄石油換貸款爭議問題上,我們要吸取教訓,避免再次出現此類問題。”

    萬成才認為,戰略協議的達成不代表最后合作合同的細化,在具體的合同文本行文上一定要避免不嚴謹或者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尤其是在這種涉及兩國貿易戰略的大問題上。

    他還指出,中俄長久以來一直是戰略協作伙伴,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在能源談判問題上,我們不能因小失大,求合作、謀共贏才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中俄雙方在2009年簽署了250億美元“石油換貸款”合同。到2011年3月因為總價核算和運費分歧,合同履行節外生枝。

    俄羅斯媒體3月報道,在石油價格上,俄石油指中石油單方面少付了7%。俄管道公司也說,合同價格與中方支付的存在百分之幾的價格差異。同時,在“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運費上,俄方計算到科濟米諾港,中方只算到中國支線的起點斯科沃羅季諾,這樣運費減少。

    俄中將簽30年供氣合同

    供應總量達6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合同將考慮沿兩條線路進行。俄副總理伊戈爾·謝欽說,計劃每年沿西線供應300億立方米天然氣,沿東線輸氣380億立方米。

    俄新社報道稱,謝欽透露供氣合同將于6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俄期間完成簽署。不過,萬成才預測說:“達成原則協議是可能的,但到最終簽署合同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

    目前中俄就天然氣定價公式可能還存在分歧。俄總理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31日向俄新社透露,俄中已就長期對華供應俄羅斯天然氣的原則性問題達成一致,定價公式還需要進一步協商。

    但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副總裁亞歷山大·梅德韋杰夫5月20日稱,該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已經在天然氣價格公式方面達成共識。“輸華天然氣價格公式和其他合同參數已經敲定。俄中雙方天然氣價格差距不到100美元。”

    中國廣播網也報道說,俄主張以每千立方米大約300美元的價格輸出天然氣,相當于8.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而中國則期望把價格控制在200美元以內,相當于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對此說法,包括中石油在內的多位石油系統人士都未予以確認。

    “我對此次談判能就價格達成一致并不樂觀。”一位中石油高層對本報坦言,“我們不急于現在就確定價格,因為中俄天然氣合作還有很多準備工作尚未就緒,現在即便確定了價格,也未必就能執行。”

    據這位中石油高層介紹,首先東西兩條管道的氣源地、走向等都未確定;管道的建設更是還未列入議事日程中;中俄雙方還要成立專門的管道建設委員會,以負責整個項目的建設、施工和未來的運營。“這些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準備。”

    “俄方希望能實現氣價與油價的掛鉤,而我們卻希望能借目前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價格偏低的機會把價格拉下來。”有石油系統內人士對本報稱。

    在上述人士看來,如果中國接受俄方的價格,就意味著國內能源價格體制改革必須提速。“氣價、油價、煤價都與國際價格接軌——國內現在通脹壓力已經很大,中央政府能允許這樣做嗎?”

    中國氣價倒掛影響俄氣進口

    事實上,由于經濟發展及節能減排的需要,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十分迅猛,已遠遠超過了國內天然氣生產的增速,大量進口已是在所難免。有專家曾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天然氣也會像石油一樣,進口依存度超過50%。

    由于國際油價高企,天然氣的能源替代效應顯現,我國天然氣需求迅速飆升,至2010年已達1050億立方米/年以上。

    “為此國家發改委調整了天然氣發展規劃,計劃到2015年消費量達到2600億立方米。”知情人士稱,“但沒人知道氣將從哪里來。”

    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目前我國天然氣產量維持在千億立方米/年上下,由于需求增長過猛等原因,常規天然氣產量短期內很難再有大的增長;而被國家發改委寄予厚望的非常規天然氣,“2015年也只能實現150億立方米/年產量”,缺口依然很大。

    如此,中石油確實需要抓緊時間確定俄氣進口的相關談判細節,以便為國內需求增長做好準備。但是前述石油系統人士坦言:“目前國內氣價倒掛,多進口就意味著多虧損,這也是中石油遲遲不愿推進俄氣進口的原因。”

    據了解,目前哈氣管道霍爾果斯口岸天然氣到岸價即達2.2元/立方米,上海市民用天然氣價格僅為2.5元/立方米。這意味著如果哈氣通過數千公里管道輸往上海后,中石油的管道毛收入尚不足0.3元/立方米,其承擔的虧損將數以億計。

    “如果不進行天然氣價格改革,那么中石油肯定不愿進口天然氣資源;要施行氣價改革,那么CPI又將承受極大的壓力。”上述石油系統人士最后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林芝县| 镶黄旗| 五常市| 裕民县| 贵南县| 漳州市| 廉江市| 西乌珠穆沁旗| 呼和浩特市| 湘乡市| 鹤岗市| 璧山县| 皮山县| 内黄县| 靖远县| 和顺县| 五大连池市| 三都| 沙雅县| 台南县| 哈密市| 资阳市| 东安县| 亳州市| 达日县| 新宁县| 敦化市| 柯坪县| 云和县| 长乐市| 安乡县| 小金县| 札达县| 汽车| 广饶县| 沾益县| 巴塘县| 黄石市| 安国市|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