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的建設需要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審批,而大部分未經審批的球場基本上是以偷換概念的形式,由地方審批的。違規球場大多是打著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閑園、綠化項目等旗號建設的。
早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道,從2004年開始,國家陸續下達了近10個針對高爾夫球場建設的禁令。然而7年過去,各地仍建設了400多家球場。這些高爾夫球場為何能獲得立項并運營?已建的違規球場應如何處置?
永定河畔多家球場相連 最大占地約5000畝
在北京西南部的永定河畔,依次分布著銀泰、東方雙鷹、長陽國際、寶興、加州水郡、思格森等高爾夫球場。這些球場最少的有18洞,最多的達到54洞。目前,這一區域被高爾夫愛好者稱為北京的“高爾夫走廊”。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個“走廊”。在位于北京南六環附近的一家高爾夫球場,銷售人員熱情地接待了記者,并推薦辦理終身會籍。
銷售人員介紹,這是一家27洞的高爾夫球場,2006年動工,占地面積1700畝。記者看到,雖然下著小雨,但幾乎球場每一洞附近都有高爾夫愛好者在打球。銷售人員介紹,這個球場在永定河舊有河灘上建設而成,由樹木、草地、人工湖泊、沙灘等組成。
記者來到一家規模更大的球場。銷售人員介紹,球場占地約5000畝,是一個54洞的大型球場,由A、B、C三個風格不同的球場組成,終身會員達2000多人。工作人員開著電動車載著記者參觀,只繞著A球場轉了一圈,就用了約10分鐘時間。工作人員說,A場相對較小,只有7012碼長,另兩個球場更長、更開闊。
北京地區約有70家高爾夫球場
除了“高爾夫走廊”,北京還有多少家高爾夫球場?
在某著名網站的高爾夫頻道,網頁上標示著全國各地高爾夫球場的地址和聯系方式。記者檢索了北京地區,約有70家高爾夫球場,除了東城區和西城區,幾乎每個區都有。
據北京林業大學高爾夫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韓烈保介紹,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有近600家高爾夫球場。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下稱《通知》),叫停了新高爾夫球場建設。2004年以前,如果以18個球洞為一個標準球場,全國有高爾夫球場170家;也就是說,禁令之后又建了400多家。
據一位高爾夫球場管理人士介紹,實際上,目前全國正規審批通過的高爾夫球場只有10家左右。
專家介紹說,從2004年開始,我國針對高爾夫球場先后下達了近10個禁令,其中絕大多數都持不提倡發展的態度。唯一例外的是考慮到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及高爾夫運動將加入2016年奧運會,在2010年對海南高爾夫球場開了一個小口子,“在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科學規劃、合理規劃”。
建違規球場大多打著體育公園、綠化項目旗號
記者登錄工商總局網站查詢,發現北京幾家規模較大的高爾夫俱樂部都登記在案,但經營范圍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如某體育休閑俱樂部有限公司,登記的經營范圍是: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器械健身服務;會議服務;銷售文化體育用品(音像制品除外)。根據記者的實地調查,該公司實為一家高爾夫球場。
高爾夫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高爾夫球場的建設需要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審批,而大部分未經審批的球場基本上是以偷換概念的形式,由地方審批的。違規球場大多是打著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閑園、綠化項目等旗號建設的。
專家:疏不宜堵 建議多發展公眾球場
對于大量實際存在的違規高爾夫球場,應該如何處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嚴金明認為,總的方針是先調查、后清理、再規范。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通知》的規定,在清理檢查、核實情況的基礎上,對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高爾夫球場進行規范。國土部門應明確制定用地標準和申請標準,通過聽證程序,個案審批。同時,加大對相關監管部門失職瀆職的打擊、問責力度,才可能從根本上遏止高爾夫球場建設熱。
鑒于我國高爾夫運動需求與日俱增,有學者認為,對球場建設宜疏不宜堵。韓烈保說:“我國可將公眾球場作為建設的主要方向,以保障運動需求。”
業內人士建議,可將違規高爾夫球場部分地向公眾開放,使它們具有公益性質,也可以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