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6月27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券報】
央行再啟逆回購,降準或接踵而至[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在6月中旬以來市場資金面顯著趨緊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26日發布公告稱,當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于公開市場開展95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14天,中標利率為4.20%。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逆回購操作時效有限,央行再次降準仍是大概率事件。由于今年以來央行均采取“先逆回購再降準”方式,這種政策組合可能再次出現。
兩部門研究住房公積金投資獲實質性進展
在26日舉行的2012年陸家嘴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巡視員江向陽表示,證監會支持推動社保基金、保險機構通過資本市場實現投資運營和保值增值。證監會與住建部共同研究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運營取得實質性進展。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公積金投資運營研究取得實質進展
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巡視員江向陽昨日在“2012陸家嘴論壇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目前證監會正在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研究住房公積金的投資運營,并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江向陽表示,在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入市的問題上,證監會主要是配合有關部門發揮資本市場的服務功能,做好銜接。在總體政策上,證監會支持推動社保基金、保險機構通過資本市場實現投資運營和保值增值。
950億逆回購難解資金旱情
面對季末銀行體系資金面繼續緊張,昨日央行開展了950億元逆回購“紓困”,但依舊未徹底改變資金面緊張預期,市場預期存款準備金率將于7月迎來下調窗口。時隔近兩個月,央行昨日再度開展逆回購,期限14天,中標利率為4.20%,盡管950億的操作量較5月份增加近3倍,但仍低于市場預期。
10萬億債務“鯁喉”,地方自行發債大門開了又關
26日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審議的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擬恢復現行預算法關于地方政府不得自行發放政府債券的規定,重申“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在地方各級財政收支矛盾日趨緊張背景下,地方政府自行發債是否會放開成為此次預算法修訂的一大焦點。
【證券日報】
人大審議基金法修訂案,私募將轉正公募放寬管制
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草案,草案將非公開募集基金納入調整范圍,規定公開或者非公開募集資金設立證券投資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進行證券投資活動,適用本法。這意味著在中國一直處于監管真空地帶的私募基金,其成立與運作將有法可依。
今年37家IPO企業折戟于發審環節
截至6月22日,證監會最新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今年以來,共有37家擬上市企業相繼終止審查,栽倒在發審會門口。其中27家企業沖刺創業板“折戟”,占比73%。業內人士表示,自2月1日實行預披露新政以來,效果明顯。無論是擔任保薦的券商及相關中介機構,還是上市公司,均感到新政的壓力。僅2月、3月分別有12家、6家擬IPO企業,或被終止審查或主動撤回申請,若依舊想抱著僥幸心理闖關將自毀信譽,喪失公信力。
[如何注冊香港公司]上半年35家公司變更50個募投項目,涉資109億元
上市公司募投項目的建設情況歷來受到投資者的關注,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兩市共有35家公司變更了50個募投項目。資金方面的數據表明,在2012年變更的50個募投項目中,變更之前涉及的資金總額約為45億元,而變更之后涉及的資金總額卻高達約109億元,為變更之前的2.4倍。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是同時變更了多個募投項目。
【證券時報】
證監會正抓緊研究城商行上市要求
證監會辦公廳副巡視員江向陽昨日表示,只要符合上市條件,證監會對各類企業,包括商業銀行總體持積極支持態度。但包括城商行在內的中小商業銀行上市工作有其特殊性,為防止風險傳遞,促進銀行業和資本市場協調發展,目前證監會正會同包括銀監會在內的有關方面,抓緊研究城商行發行上市的有關要求,主要是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在有關政策明確后,將進一步推動城商行發行工作,但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基金由核準制改注冊制,私募基金納入監管
昨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記者獲悉,修訂草案首次從立法層面將私募基金納入了監管范圍,引入理事會型和無限責任型基金,將核準制改為注冊制,修改完善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規定,適當降低持有人大會門檻,明確私募基金可以投資于上市證券或者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等其他證券。
廣東打造金融強省,支持廣深錯位發展
6月26日,首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在琶洲廣交會會館舉行。與此同時,廣東省金融工作會議也在廣交會館召開,會議指出,進一步提高金融產業在現代產業體系中支柱地位,爭取到2015年金融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8%;會議還提出增強廣州、深圳兩個金融中心的能級,支持廣州、深圳錯位發展。
我國擬立法禁止地方政府舉債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26日上午審議預算法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地方政府不能舉債。
財政部重申絕不收“過頭稅”
在各地稅收收入增幅回落情況下,“過頭稅”問題顯然已引起中央有關部門的關注。在國稅總局局長肖捷本月中旬在山西調研時明令不收“過頭稅”后,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近日在江蘇調研時再次要求各地“絕不收‘過頭稅’”。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
預算法修正案二審重申地方不得自行發債[香港公司年審]
昨日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的二審草案增加了一條規定,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預算、預算調整和決算,應當及時向社會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除外。二審草案同時規定,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政府總預算、預算調整、決算的公開。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預算、決算的公開。預算、預算調整、決算公開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預算法修訂擬“塵封”地方自主發債
昨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在會上表示,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地方應嚴格遵循編制預算不列赤字的原則,對地方債務應從嚴規范。
兩中藥注射液陷危機,召回監管有機制無執行
昨日(6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通告,提醒關注喜炎平注射液和脈絡寧注射液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問題。藥監局建議醫護人員用藥前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特殊人群和過敏體質者應慎重使用。上述兩個品種均屬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問題突出且較為相似,嚴重不良反應中過敏反應占比較大。
【21世紀經濟報道】
河南“越雷池”半步
自從本輪房地產調控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購買第二套房和改善型購房需求。河南改變這項政策,可謂從根本上出現了一條與中央政策相悖的地方措施,但是,河南強調其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剛需和改善型購房需求。
三大新區明確分工,廣東定標金融強省
廣東召開金融工作會議,正式提出探索開展人民幣跨境雙向貸款。同時對前海、橫琴、南沙三大新區明確分工,提出要以此為平臺探索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央行逆回購或達2000億,7月迎降準敏感期
若加上市場傳言的定向逆回購,央行6月26日的逆回購可能向市場注入了2000億元資金,相當于一次降準釋放資金量的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