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7月12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討論通過《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會議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圍繞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眾生活、保障商品質量、引導生產發展和促進居民消費,加快推進流通產業發展方式轉變,著力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逐步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城鄉一體的現代流通體系。
正逆回購同時詢量引發降準預期
11日,一則正回購操作可能重返公開市場的消息,引發市場降準預期。盡管降息以來資金利率顯著回落使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降準的迫切性減弱,但仍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鑒于未來資金面還面臨多重壓力,而且提振信貸投放也需要銀行資金成本繼續下行,再次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只是時間問題。
【上海證券報】
國務院研究部署深化流通體制改革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討論通過《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會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通產業取得長足發展,交易規模快速增長,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新型業態不斷涌現,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流通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
基金法全文首次亮相,私募可發公募產品
7月11日,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6月26日召開)初次審議的《基金法草案》全文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征求意見將于8月5日截止,根據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的草案將再次遞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讀”。據法律專家介紹,按照程序,法律修訂通常要經過“三讀”方可通過。
【證券時報】
上周股市資金凈流入903億元,為15周之最[注冊意大利公司服務]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昨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周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凈流入903億元,為該數據披露15周以來凈流入最多的一周。而在前一周,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則是凈流出841億元,為15周來凈流出最多的一周。
證監會將加大內幕交易案件查處力度
中國證監會日前下發通知,要求稽查執法部門抓住司法解釋出臺有利時機,加大案件查處力度,主動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執法協作,嚴查內幕交易案件。記者了解到,下半年,證監會系統將組織安排一次全員培訓,學習內幕交易司法解釋等文件內容和精神。
【證券日報】
專家稱GDP增速保持8%左右十分可觀
受CPI回落、海外市場需求減弱、6月制造業PMI指數繼續回落等因素影響,專家及機構普遍預測二季度GDP增速有可能“破8”。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經濟產生波動是十分正常的情況,我們需要的是“淡定”的心理狀態。相比美國、日本、歐洲一些國家出現的低增長、零增長或負增長,我國經濟能夠保持8%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十分可觀的。
證監會新批兩家QFII 總數已達172家
中國證監會11日公布的QFII名錄(2012年6月)顯示,6月份兩家QFII獲批,分別是安智投資管理亞太(香港)有限公司和三菱日聯資產管理公司。至此,QFII增至172家。
“玉如意”破損,中信地產受責
[注冊納閩公司說明書服務]位于海南博鰲萬泉河出海口的玉帶灘,如今僅剩下殘缺之美。在這片海岸上,最為扎眼的,就是中信地產開發的中信千舟灣房地產項目。該公司在博鰲經營長達十年以上,被稱為“博鰲地主”。由于中信地產此前存在破壞自然生態的“前科”,一些當地人對該公司頗有微詞。記者在博鰲實地調查發現,玉帶灘遭損毀,中信千舟灣項目就被指難脫干系。
傳房地產信托重啟,分析稱或為“放寬”
昨日(7月11日),一位接近銀監會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近確有聽說銀監會將對房地產開發貸款信托放開的消息,但是總量和風險的控制還是從嚴,監管層可能更希望房地產信托在信托內有一個合適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