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透露,旗下子公司中國誠信(亞太)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下稱“中誠信亞太”)近日正式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十類金融許可證,從而得以在香港市場提供信貸評級服務。
“這是第一家在香港獲得金融執業牌照的中國內地本土信用評級機構,也是中誠信向國際型評級機構方向發展的實質性推進。”[杭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中誠信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將信用評級業務拓展到香港地區,可以逐步與國際信用評級市場接軌,由此打開進入國際信用評級市場的大門。
中誠信始創于1992年10月8日,是我國第一家全國性的信用評級機構,目前下轄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中誠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其中,中誠信國際于2006年接受國際評級巨頭穆迪入股49%,成為穆迪公司成員。
為了中誠信亞太的成立,中誠信籌備已久。據介紹,2010年9月,經歷長達一年多的調研后,中誠信正式向監管部門提交在港設立子公司的申請并獲準通過;10月,中誠信亞太經香港特區政府批準注冊成立;自2011年6月起,中誠信亞太根據香港證監會的監管要求,完成了公司申牌開業的各項準備工作。
據了解,根據香港特區政府與歐盟就評級業開展合作的安排,未來在港獲得執業牌照的評級機構所發布的信用評級結果將允許被直接應用于歐盟區域,而不需要被歐盟重新認證。
中誠信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中誠信總部完成了國際信用評級體系和評級符號的修訂與完善工作,[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同時國際信用評級IT管理系統以及評級作業的技術輸送和培訓工作亦已完成,中誠信亞太完全具備了獨立作業的能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信用市場的高速擴容,國內主要的幾家全國性信用評級機構都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部分機構開始將視線轉向國際。2009年底,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進入美國市場的申請,但最終遭到拒絕。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去年底曾公開表示,今后要支持本土評級機構的發展,給本土評級機構發展留下更多的空間,促使它們未來成長為國際型的評級機構。他強調,我國評級業開展業務時間短,在技術改進、公信力建立等方面都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上海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因此要鼓勵本土評級機構練好“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