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8月3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劵報】
9月再降,股市期市今年三次降費155億[德永注冊美國公司、便利美國簽證服務]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日表示,9月1日起,將第三次大幅度降低A股交易經手費、過戶費和期貨交易手續費標準。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標準今年以來已先后兩次較大幅度降低。這三次降費可降低證券、期貨市場投資者交易成本達155億元。這位負責人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證監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研究降低印花稅。
沿海產業“大西遷”掣肘重重,恐一廂情愿
一方面用工成本降幅不大,另一方面物流成本還在上升,同時“母雞帶小雞”模式在實際中的情況并不理想,低端制造企業開始轉向周邊國家。
貨幣基金風險管理要求有望提高
消息人士2日透露,監管部門有意加強對貨幣基金風險管理,擬提高對貨幣基金流動性要求,可能對貨幣基金投資定期存款進一步加強管理,將貨幣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俗稱“久期”)從180天降至120天或更低。此外,監管部門擬進一步提升貨幣基金投資信用債要求,規定只能投資于AA級以上的信用債。
【上海證劵報】
證券期貨市場收費再降20%,年減155億
繼年內先后兩次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后,證監會2日下午透露,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四家期貨交易所聯手,將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相關交易手續費,滬深交易所費用整體降幅為20%,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將從9月1日起實施。
央行:[注冊香港公司的專業年審服務]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
中國人民銀行2日發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關注需求變化,增強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切實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穩增長”信貸投放未現放量
四大行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有所回升。據消息人士透露,7月中、農、工、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幣貸款為2200億左右,環比6月多增300億左右,但信貸結構改善不明顯。
【證劵時報】
證券期貨市場收費再猛降,全年減負155億
本次是繼年內先后兩次大幅調低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后的第三次降費。“證券、期貨市場合計可減輕投資者交易成本155億元。”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按2011年市場成交量測算,三次降費后證券市場交易成本全年降低額為67億元,期貨市場則為88億元。
央行:引導信貸平穩適度增長,降低匯市干預頻率
中國人民銀行8月2日公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切實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
【證券日報】
A股又迎利好 交易手續費9月起再降20%
繼年內先后兩次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后,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四家期貨交易所聯手,將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交易經手費、過戶費和期貨交易手續費,幅度為20%或不等。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將從9月1日起實施。
按2011年市場成交量測算,三次降費合計為證券期貨市場投資者“減負”155億元。
王老吉又起“口水仗”,廣藥指加多寶涉嫌偽造合同
8月2日,廣藥集團委托兩家代理律師事務所再次召開王老吉商標維權媒體通報會。對加多寶“從未公布過的《商標許可協議》”,廣州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馬立峻律師表示:“加多寶7月13日向媒體亮出的所謂‘神秘合同’,多處涂改并相互矛盾,涉嫌造假。廣藥集團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
全年讓利67億,交易費再降“默潤”A股[瑞豐代辦離岸公司|外貿離岸顧問服務]
也許需要一段時間,絕望得近乎麻木的A股市場才能體會到交易費降低的默默滋潤。繼年內先后較大幅度降低交易手續費和市場監管費后,昨天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四家期貨交易所聯手,宣布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交易經手費、過戶費和期貨交易手續費。而對于下調印花稅,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涉及財稅部門,證監會正在積極協調配合。
“神秘中國財團”成國際米蘭第二大股東
國際米蘭要嫁人了,新郎是中國一財團。這個故事,就像是一漂亮而知名的灰姑娘,嫁了個高富帥新郎,新郎想低調,灰姑娘卻恨不得想讓全世界知道。首先是新聞發布會,召集當地各大媒體進行宣布,接受采訪,接著是官網不斷發布更新消息。一時間,滿世界都知道,國際米蘭傍上了一個中國財團,但這家財團是誰?隨著中鐵建集團的公開否認,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高速變“慢速”存隱憂,或增四成車流
昨日(8月2日),《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正式下發,明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四個重大節假日高速免費通行。這一消息引來一片叫好聲,但也有人擔心免費會帶來一系列連鎖效應,其中,重大節假日免收費政策會不會導致高速擁堵?這成為很多人的疑問。
房價連漲兩月刺痛各界神經,調控加碼風聲驟緊
剛剛發布的百城住宅均價連續兩個月環比上漲,這在高層頻繁放話堅持調控不放松,以及國務院派出的8個督查組緊急調研的背景下,顯得非常不合時宜。一時間,取消地產項目預售制、取消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等傳聞甚囂塵上。樓市調控還會加碼嗎?出臺更嚴厲的政策是否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