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股息紅利個稅將助推分紅制度完善
在完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鼓勵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的背景下,有關方面正積極研究完善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政策,可能根據投資者持股期限區別對待。財稅專家表示,對股息紅利征收個人所得稅本身存在重復征稅問題,如果能根據持股期限進行調降或減免,將有利于消除重復征稅的影響。
上交所將修改完善風險警示股票漲跌幅方案[深圳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上交所有關人士日前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將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有關條款,包括擬對風險警示股票實施不對稱漲跌幅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
【上海證劵報】
QFII暗涌低位布局,近兩月凈匯入88億
當A股市場仍在踟躕觀望、為“鉆石底”可否固守爭論不休的時候,境外機構資金早已悄然著手逢低布局。上海證券報從權威部門獲得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以來截至7月27日,QFII資金大舉凈匯入資金近88億元,相當于上半年累計凈匯入規模的84%。同期,RQFII資金也向A股增資40億元。
上交所支持B股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重組
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專門對市場普遍關注的設立風險警示板等退市相關的問題做了回應,將支持B股公司引入境內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對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注入資金或優質資產,改善基本面,提升投資價值。
中登:今年前7月A股銷戶數同比下降35%
中登公司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1—7月,A股賬戶銷戶數為34.7萬戶,日均銷戶數為2482戶,而今年1—7月銷戶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由于今年所銷賬戶中有大量屬于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批量注銷非正常賬戶情況,剔除該因素后,今年銷戶數比去年同期實際下降近35%。
【證券時報】
昨日,上交所就設立風險警示板等與退市相關的問題作出回應。
上交所稱,對主動退市的公司,通過自身努力或資產重組達到重新上市條件的,由上交所優先安排,經上市委員會審核通過后重新上市,不需要經過證監會核準。上交所上市規則已經對重新上市的條件作了明確規定。
稀土行業準入門檻提高,將淘汰20%產能
工信部昨日發布《稀土行業準入條件》,從項目的設立和布局、生產規模工藝和裝備、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規定。《準入條件》自7月26日起實施。根據這一新規,將會淘汰20%左右的產能。
【證劵日報】
社保基金看好銀行系險企,11.48億元入股建信人壽
近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入股建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投資11.48億元,占總股本的14.27%,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據悉,這不是社保基金第一次入股保險公司,此前,社保基金已100億元入股人保財險,并多次在二級市場買入保險股。
暫停新股發行救不了市
由于證監會已經十幾天未更新IPO預披露信息,這一度被市場解讀為新股IPO疑似暫停,市場上關于停發新股以救市的議論也不斷升溫。近年來頻頻增持民生銀行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日前通過微博表態:“只要暫停發新股、暫停做空股指,大盤立馬止跌,甚至漲停”。那么,到底該不該暫停新股發行呢?分析認為,暫停發行新股起不到救市的作用,對二級市場的提振作用也十分有限。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
鐵路招標成腐敗溫床,多家央企被要求自查
鐵路招標“私相授受”,多年來已成痼疾。雖有劉志軍案的“前車之鑒”,但僅靠央企系統自查,真能遏制招標腐敗?《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個方面證實,近期,曾參與高鐵招投標及項目建設的多家央企,正在國資委相關部門的要求下開展集中教育整治工作。工作的重點包括自查自報“支付或變相支付好處費、違規轉分包工程、違規轉讓出借資質證書”等問題。
制造業龍象之搏:“中國制造”讓印度人糾結
和在很多國家上演的“中國制造”故事相似,印度雖有大量中國商品遍布大街小巷,許多商人在與中國的貿易中獲利,但印度人在享用低價中國商品的同時,也抱怨一些中國商品的質量:“Price,good!Quality?not good(價格不錯。質量?不好)。”但印度的故事還有些不同:對這個正致力于發展本國制造業的國家來說,“中國制造”的含義復雜得多。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國網”臨產 財政或出數十億啟動
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財政部將出啟動資金來組建“國網”,金額約在數十億至一百億元之間,通過“一面組建,一面整合,同時還進行著有線數字化整合轉換”多路并進的方式進行。
戶均住房116平方米 網友不滿“被平均”
中國人均和家庭住房平均面積究竟有多少?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給出了答案,但引來了諸多爭議。上述機構完成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全國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6.0平方米。
在網上發言的人大多身在城市,且以年輕人居多,因此他們“被平均”的感受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