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9月6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券報】
交行擬在上交所大宗平臺試水資產證券化[杭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權威人士透露,由交行牽頭的、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臺交易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交行正就相關事宜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海通證券等進行研究。此次交行可能率先出售基建項目存量貸款,例如高速公路等有收益權的項目。
專家建議從制度上解決股市供求失衡
經濟學家華生(微博)表示,證券市場改革的核心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方向正確比措施更重要。他表示,我國資本市場長期供求失衡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應該從制度上解決股市供求失衡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微博)認為,當前A股市場的表現已經嚴重脫離實體經濟,是“不正常的”。他建議,出臺使A股市場資金面保持動態平衡的宏觀政策:一方面放緩IPO和再融資節奏,另一方面有序引導地方社保基金等新增資金進入市場。
【上海證券報】
發改委日發25條城軌批文,投資壓陣穩增長[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全國多個城市共25項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已陸續獲得批準。其中,太原、蘭州、廣州、沈陽、廈門和常州6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批,而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近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也獲得通過。
業內人士分析 ,國家發改委此番密集批準城市軌交項目,有望進一步推升鐵路、軌道交通建設投入,相關設備和基建企業將嘗甜頭。
三現折價大宗交易,銀行股頻遭拋售背后有玄機
3日、4日、5日,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和興業銀行相繼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均接近10%的折讓幅度,均是同一賣方席位,標的均為股份制銀行。在這多次看似有步驟的折價轉讓背后,究竟暗藏何種玄機?
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全國多個城市共25項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已陸續獲得批準。其中,太原、蘭州、廣州、沈陽、廈門和常州6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批,而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近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也獲得通過。
業內人士分析 ,國家發改委此番密集批準城市軌交項目,有望進一步推升鐵路、軌道交通建設投入,相關設備和基建企業將嘗甜頭。
發改委查實“電商戰”涉價格欺詐,京東蘇寧認錯
國家發改委檢查組通過調查初步發現,在電商大戰中,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及旗下網上商城涉嫌存在違反價格法律法規的三大問題。始于8月14日的轟轟烈烈的“電商大戰”最終陷入價格欺詐的漩渦。
【證券時報】
證監會:適當公開IPO審核標準及意見
證券時報記者昨日獲悉,中國證監會會計部日前召集立信、中瑞岳華、天健、京都天華等會計師事務所的現任或前任發審委委員,針對國內擬上市公司上市動機和美化業績手段、會計師事務所首次公開發行(IPO)業務執業情況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了座談……[點擊查看詳情]
謝旭人: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在《中國財政》雜志上撰文指出,下一步,要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選擇防治任務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繼續深化資源稅改革,將煤炭等資源品目逐步納入從價計征范圍,并適當提高稅負水平;調整完善消費稅制度,發揮稅收對節能減排的激勵約束作用。
【證券日報】
新三板中報亮相:營收和凈利增速雙雙跑贏主板
截至8月31日,126家應披露半年報的掛牌公司中,有125家公布今年中期業績。125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94368萬元,同比增長22%;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3035萬元,同比增長6.1%;而同期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4%和微降0.5%。
上周新增開戶數近10萬,連續四周上升
投資者開戶熱情正在逐步恢復: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上周(8月27日-8月31日)新增股票賬戶數繼續增長,接近10萬戶。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新增股票賬戶數為99851戶,比前一周增加6383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