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將于近期出臺“十二五”金融改革體系相關規劃,內容將涉及有關“十二五”期間金融改革的戰略和技術層面多項細則,包括利率市場、匯率形成、[注冊百慕大公司]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開放等多個重要話題。
上述消息來自昨日召開的“國際金融論壇2012學術報告會”。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透露,相關部門即將發布的“十二五”金融改革規劃中,將涉及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等諸多戰略及戰術層面變革;將涉及間接融資及直接融資等金融結構方面改革。
在金融組織結構上,將涉及微型金融組織的發展、提高中國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等問題;在宏觀審慎和微觀金融監管方面,將涉及防范金融風險在區域間的傳染和溢出、構建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框架等問題。
今年4月,央行擴大人民幣即期價格對中間價波幅區間,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邁一大步;6月和7月,央行兩次降息并擴大貸款利率下浮空間,市場期待卻多年未破冰的利率市場化也由此邁開一大步。一時間,各方對金融改革議題的關注急劇升溫。
最近在天津舉行的達沃斯夏季年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回顧了十年改革成就并表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并成功上市,平穩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序推進,金融體系的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潘功勝稱,過去十年來,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改革效果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制約。在政府目標的引導下,政府通過金融體系為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低成本資金,從而通過大規模投資推動經濟增長,但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及宏觀管理手段存在著諸多問題。
潘功勝說,[注冊汶萊公司]中國金融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必須堅持市場化和商業化改革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另據報道,在“國際金融論壇2012學術報告會”上,著名學者吳敬璉預期,十八大將是一個中國改革的新起點。
“30年的改革讓中國經濟崛起,也積累了很多問題。市場經濟需要提升,其中金融體系進一步改革面臨非常繁重的任務。”
吳敬璉也坦言,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后、[注冊安圭拉公司]進入一個新的調整過程的條件下啟動新的一輪改革,面臨的問題比過去30年要復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