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回應關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一事,表示目前國家有關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的文件并沒有正式下發,而“銀行消極對待,拖延刷卡手續費下調”的說法與基本事實不符。同時,銀行業協會還認為,我國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率屬偏低水平,[注冊伯利茲公司]銀行卡業務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
銀協挺身辟謠
日前,有媒體報道了關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下調方案最早將于今年國慶后實施,并且刷卡費率平均下降幅度將可達40%”及“銀行消極對待,拖延刷卡手續費下調”。銀行業協會認為,此種說法并非事實,文件并沒有正式下發。
銀行業協會方面稱,其實商業銀行一直積極配合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的相關工作。在刷卡手續費調整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商業銀行就積極配合相關部委對收單市場進行調研,也將嚴格執行相關部委下發的刷卡手續費調整方案文件精神,有序推進本次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調整工作。
“商業銀行其實對銀行卡刷卡費用的調整很理解,也明白這是有利于消費者刷卡消費、行業發展和國家總的經濟增長的舉措,但是,相關的準備工作非常繁雜。”銀行業協會人士表示。
根據銀行業協會的回應,稱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率的調整至少涉及到銀行發卡系統和收單系統的改造、商戶協議的重新簽署及相關人員的培訓等準備工作。
此外,[注冊法國公司]銀協還用數據推翻了現有費率“不利于擴大消費”的說法。
根據央行今年二季度發布的數據,我國已發行銀行卡32億張,聯網POS機具594萬臺,銀行卡消費金額同比增長32.6%,銀行卡的滲透率達到了42.7%。可見我國銀行卡刷卡消費已經普及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億萬持卡人和特約商戶。
2011年我國信用卡交易達到7.56萬億,信用卡交易金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從2007年的11.2%上升至2011年的41.72%,四年時間提升了30.52個百分點。
銀行卡業務虧損?
對于“刷卡手續費歸根結底是由消費者埋單”的說法,銀行業協會認為并不成立。恰恰相反,消費者是銀行卡業務的最大受益者。
銀行業協會認為,銀行卡支付在為廣大的特約商戶節約了現金管理成本的同時,也為餐飲業、旅游、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帶來大量客戶,不少銀行還在餐飲、汽車等行業大規模從事營銷獎勵活動以協助擴大相應行業的銷售額,有力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因此銀行卡支付手續費由特約商戶承擔,沒有增加廣大消費者的負擔。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銀行卡支付會帶來商品價格的提高,相反各商業銀行通過積分獎勵等促銷活動增加了對消費者的回饋,廣大消費者是銀行卡產業發展的最大收益者。
銀行業協會還表示,目前境內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曜計氈櫧停驕崖式魷嗟庇詮饉⒖ㄊ中啞驕崖實1/3,不利于銀行卡產業的持續發展。以商貿服務業為例,目前商貿服務業的整體費率情況較國外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大量的批發類商貿企業手續費率極低。而對商戶和持卡客戶的每筆刷卡交易,均有較高的科技系統開發和運營成本、銀行卡發行和后續服務成本、欺詐等風險管理成本、人力和機構運營成本、收單設備投入和管理等成本,信用卡交易還需承擔巨大的資金成本和壞賬損失成本。
相對于目前銀行業整體盈利的現狀,在當前較低的費率水平下,大部分銀行的銀行卡業務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不利于我國銀行卡產業的進一步科學健康發展。[注冊意大利公司]
“從國家形勢來看,通過減少流通費用促進經濟增長是一個趨勢,這也是銀行卡刷卡費用下調的初衷。其實,調整銀行卡刷卡費用是對商家盈利有較好的促進,銀行的實際損失也不會太大。”某券商銀行分析師表示,預計對銀行稅前利潤的負面影響不會超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