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步入傳統的“金九銀十” 銷售旺季后,市場對于房價走勢給予密切關注。隨著今年3月份開始成交量持續回暖,房價出現回升態勢。因此,房價大幅反彈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擔憂。不過,《人民日報》的最新消息說,住建部負責人表示房價還不具備全面反彈的條件。[深圳瑞豐注冊香港公司]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總體看,去年下半年以來形成的市場格局還沒有出現根本性改變,投機、投資性購房得到明顯抑制,房價基本平穩,住房庫存量基本保持穩定。隨著交易量回升,部分城市房價環比出現微漲,但多數城市房價同比仍然下降。盡管不少城市環比上漲,但同比漲幅普遍仍然回落,有的是負增長,沒有出現大范圍的房價大幅反彈現象。
下一步,住建部將繼續堅定貫徹執行調控政策,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支持居民合理自住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將適時對執行調控政策不力、放松調控政策,造成房價過快上漲的地區問責。
針對以上話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發表了自己的評論。
如何理解住建部負責人說的,“房價還不具備全面反彈的條件”?
楊紅旭:我一直認為現在房價不可能大幅反彈,明年也不可能大幅反彈,這主要是因為確實如住建部的負責人所言,房價尚不具備大幅反彈的條件,有三點原因。第一,限購是反復強調重申“不放松”,尤其是限購限貸不放松,成功抑制了很多投資投機需求。市場如果沒有投資投機需求,其實房價根本不可能大幅上漲,[青島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房價只能趨于穩定,或者小幅上漲。
第二,最近有人說“庫存量大減”,但我們的數據表明,現在的庫存量依然處于歷史偏高水平,可能北京因為今年3月份的時候,從庫存里清掉了3.3萬套,相比去年是明顯下降,但是上海庫存最近又創了新高。整體而言,庫存量應該是趨于高位的,“去庫存”速度沒那么快。
第三,整個資金面依然比較緊張,尤其是開發商這方面,部分大企業過去半年項目好銷,但是小企業資金依然不容樂觀。尤其是很多企業,現在貸款貸不了,融資比較困難,所以資金面是比較緊張的,政策、存貨和資金三個因素決定了房價不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
房價未來怎么走?
楊紅旭:因為這是一個區間問題,房價作為一種準資產的價格,是總處于波動過程中的,如果暫時不會企穩反彈,并不意味著未來三年、五年不會再來一次類似2007年和2009年那樣的全面反彈,這個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我們只能講,在很多條件之下,房價暫時不可能反彈。
從近期的市場表現和影響來看,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還有幾點不利因素。第一,壓力有沒有緩解,是否平穩,現在主要看房價。目前,房價依然是漲的驅動力要大于跌的驅動力,成交活躍成交量上去了,價格也會往上走,這是市場規律。
第二,全國的購地面積和新開工面積依然是負增長,這樣的話明年可能會導致房屋供應量偏緊,假如明年的需求穩定而供應偏緊,價格往上走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第三,8月份CPI比7月份略有回升,包括美國現在實行QE3,歐洲日本都實行寬松政策,貨幣寬松之后,可能會帶來輸入性通脹,也可能會有資金進入中國樓市,國內貨幣政策也是在放松的。
還有,經濟下滑現在還沒有見底,經濟下滑這么厲害,中央穩增長的壓力是比較大的。這個背景下,樓市過度低迷、過度打壓是不可能的,這樣會對調控形成掣肘。
住建部說下一步要繼續指導督促限購城市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措施,并且會適時對放松調控政策的地區問責。為什么是"適時問責",而不是"及時"?
楊紅旭:房價一般都是秋后亂漲,目前有些城市上漲可能是偏快了一些,但是到底年度水平增幅是多少,估計還需要等到年底,所以現在還不能算總賬。
第二,這也是對地方政府的一種威懾,或者是敲警鐘。
第三,我覺得住建部這里就不如國土資源部,因為我們問責的話,已經是從2009年就開始說了,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從公開媒體上知道,哪些政府因為調控房價不利而出現問責。
以目前的銷售速度和目前的庫存來看,[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現有的庫存大概能維持到什么樣的時間?
楊紅旭:這個我們有專門的報告,用目前的現貨存貨水平去除以過去6個月的月均銷售量,消化現在的庫存最長需要18個月。但是,庫存畢竟慢慢在消化,而且銷售從年初到現在,增幅比較大,導致我們到了8月份的時候,算得這個周期已經成了9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