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創年內新高,流動性漸趨寬松
中國人民銀行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14.8%,狹義貨幣(M1)增長7.3%,外匯儲備余額為3.29萬億美元。分析人士表示,M2今年以來首次突破14%表明,流動性進一步寬松,有望成為經濟企穩回升的動力。[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同時,外匯儲備增長放緩,顯示市場人民幣貶值預期仍未消除。
土地交易開發監測范圍擴至縣級
為更好把握土地市場走勢,有關部門對土地交易和開發情況的監測范圍已擴展到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每宗地塊從土地出讓、土地交易到項目開竣工等整個環節都被納入監測。為穩定市場預期,高價地的情況也在上述監測之中。按照要求,除土地溢價率超過50%的異常交易情況必須上報以外,有關部門還要求對于預期會高價成交并影響市場預期的地塊,也要事先就競買條件、交易框架等上報有關部門備案審查。對于監管層發出的土地調控信號,業內預計,如果部分地區地價過度反彈,不排除更大力度的土地調控政策會出臺。
證監會:已取消審批項目,決不變相審批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在深入清理行政審批項目的基礎上,證監會將繼續做好行政審批項目取消調整的后續工作,妥善做好過渡安排,確保取消和下放項目及時落實到位。對于已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堅決不留尾巴,不進行變相審批。證監會還將通過推進“陽光審批”、持續開展行政審批項目的評估和清理工作、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等措施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入。
多項數據回暖釋放經濟筑底企穩信號
在全球寬松政策和國內“穩增長”政策刺激下,近期中國多項宏觀經濟指標回暖,制造業PMI回升,9月出口形勢改善,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社會融資規模擴大,這些都釋放出中國經濟筑底企穩的信號。據海關總署13日發布數據,9月份我國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國債ETF破繭倒計時,國泰基金本周實質性上報
基金行業產品創新步伐進一步加大。年度最受關注創新產品之一的國債ETF將由國泰基金在本周進入實質性上報階段,并很有可能于年內獲批。這也意味著國內第一只債券ETF的誕生即將進入“讀秒”。
9月出口勁增9.9%,外貿將溫和復蘇
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進出口數據讓市場人士眼前一亮。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同比增長從8月份的2.7%上升到9.9%,進口則從8月份的-2.6%,逆轉到2.4%,超出市場預期。對此,分析師指出,能夠有這樣漂亮的成績單,歐美圣誕節訂單的季節性因素功不可沒。隨著歐美寬松政策及國內穩外貿政策效應顯現,四季度外貿狀況有望繼續改善。
證監會對35個行政審批項目過渡安排作出部署
在國務院部門第六批行政審批項目集中清理工作中,證監會共取消和下放32個行政審批項目,決定取消3項非許可類行政審批項目,并對這35個行政審批項目的過渡安排作出部署。另有10項行政審批項目,因涉及修改法律法規,[如何注冊香港公司]仍在繼續研究、溝通和征求意見過程中。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將繼續做好行政審批項目取消調整的后續工作,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入。
近六成創業板公司三季報預增
創業板的三季度業績預告已結束。與半年報的業績預告數據對比,創業板預增的公司占比略有下降。同時,創業板預增比例較整個A股市場要高。截至10月15日,共有355家創業板公司披露業績預告,整個A股則有1357家公司披露業績預告。由于創業板公司在業績披露的截止時間、披露門檻上都較嚴格,其數據可比性更強。
易綱:中國將繼續采取措施穩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組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第二十六屆部長級會議13日在東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出席會議時表示,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國政府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穩定經濟增長,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預計中國經濟下半年將保持平穩增長,中長期仍將保持較強的增長動力。
出版刮“莫言風”,基金單日浮盈3423萬元
莫言再次詮釋了何謂一夜成名,掀起了“莫言熱”,造就了“莫言概念股”,其中出版業板塊可謂首當其沖。與本次熱點關系最大的出版業個股為新華傳媒和長江傳媒,二季度末,分別持有這兩只股票的基金數量為17只、1只,截至10月12日,若持股未變,基金分別持有上述2只股票較二季度末浮盈241.22萬元、2.96萬元。
265只業績預增股給力,重倉基金浮盈逾24億
上周,備受關注的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拉開帷幕,但在此前,市場對公司業績的關注早已開始升溫,這其中就包括以價值投資為主的基金。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13日,兩市累計1417家上市公司公布三季度預告,其中,679家預減,732家預增,預增股占公布上市三季報公司的51.66%,另有6家業績不確定。而業績預增股中,基金在二季度末重倉了265只,其中17只倍增。截至10月12日,三季度以來265只預喜股給重倉基金帶來了逾24億元的浮盈。
20億債務拖延10年,*ST中華重整終被法院受理
昨日晚間,*ST中華公告稱,公司于10月12日下午收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書》顯示,法院受理公司重整,裁定時間為10月12日。據公司總裁李海向媒體透露,“我們的債務重組工作其實從2002年就已開始,這次深交所出臺的退市制度加速推動了我們的重整進程”。
央行數據暗示年內降準概率正在降低[香港公司年審]
央行陸續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央行8月外匯資產增加55億元,實現連續三個月增長且規模穩步擴大,9月M2同比增長14.8%超過全年設定目標,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高達1.65萬億元,環比增加4041億元。專家分析認為,這些數據說明去年年底以來央行采取的一些措施已經取得實質成效,未來這些政策措施將繼續發酵,從這個角度看,今年再次降準的概率明顯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