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10月17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券商創新11條措施有望年內出齊
監管層近期多次召集券商座談,并派出高規格隊伍密集前往多家券商一線督戰行業創新。而資產管理業務、投資業務和場外業務將是行業創新三大重點。[注冊香港公司]此外,在5月召開的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上提出的推進證券行業改革創新的11條舉措有望在年內全部出齊。
合資證券公司今起迎來政策“松綁”
昨晚,證監會公開發布《關于修改〈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證券公司設立子公司試行規定〉的決定》,宣布自即日起,中外合資券商外方股東的持股比例上限,從原來的三分之一提高至49%;券商子公司申請擴大業務范圍的經營年限,則由5年縮短至2年。這意味著從今天開始,合資券商將迎來實質性政策利好。
8月我國增持43億美元美國債
美國財政部16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11536億美元,仍為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國。8月當月,我國增持美國國債43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日本近一年來增持美債的速度明顯快于我國,其持有美國國債的余額也開始逼近我國。
社保基金20億參與國電電力定增
國電電力今日發布公告稱,擬以每股2.18元發行18.3億股,定向增發募資不超過40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現金方式參與認購,各占募資金額的50%。據悉,本次社保基金參與國電電力非公開發行,是其在基礎行業戰略投資的第一單,也將使社保基金新晉成為國電電力第二大股東,股份占比超過5%,所認購增發股份鎖定3年。
西氣東輸三線開工,總投資超1200億[香港公司注冊]
西氣東輸三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儀式16日在北京舉行。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10個省(區),總長度約為7378公里,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
發改委:推出鐵礦石期貨條件具備
國家發改委日前在京召開了“鐵礦石期貨對我國鋼鐵產業發展影響的研究”課題結題會議。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表示,鐵礦石期貨的推出,有利于鋼鐵企業鎖定利潤空間、降低生產經營風險,加之我國擁有較為完善成熟的監管環境,目前具備了推進鐵礦石期貨的條件。
證監會: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比例升至49%
已經投資或者正想投資于中國證券公司的境外及港澳臺投資者,將獲得更多機會來分享證券業大松綁帶來的蛋糕。中國證監會16日發布修訂后的《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和《證券公司設立子公司試行規定》,將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比例升至49%,同時,將外資參股證券公司申請擴大業務范圍的經營年限由持續經營5年縮短至2年。
股基四季度體檢:半數“老人”笑 六成“新人”哭
四季度伊始,主動股基便展開了一場暗戰逾半數老股基年內投資回報跑贏基準,可謂成績“及格”;與此同時,也有六成次新股基跌破面值,暗自神傷。在今年的最后一個季度,新老基金或在擇時上下大功夫,為榮譽背水一戰。 [注冊香港公司程序]
19家上市券商9月營收和凈利環比雙增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受此影響,證券行業的經紀業務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呈現下降態勢。不過在9月份,上市券商業績環比有較大的提升。行業分析師認為,進入下半年以來,證券行業的多項創新業務試點逐步啟動,行業創新氛圍日益濃厚,營業收入、凈利潤的來源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