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2月19日國內主要財媒頭版要聞精選
[薩摩亞公司注冊]公募準入門檻降低,入圍機構擴容
昨日,《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正式出爐,并自6月1日起施行。與征求意見稿相比,《規定》進一步擴容,將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創業投資管理機構納入可開展公募業務的機構范圍內,同時還降低了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業務的門檻。從范圍看,《規定》征求意見稿原本覆蓋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證券公司控股的資產管理子公司。征求意見后,《規定》覆蓋范圍擴容,明確了股權投資管理機構、創業投資管理機構等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符合一定條件后可申請開展公募業務,所面臨的門檻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一致。
天量逆回購到期無礙資金面平穩寬松
本周將迎來8600億元逆回購到期,且周初市場傳言央行未開展逆回購詢量,使得春節后首周公開市場大規模凈回籠資金幾成定局。市場人士指出,節后現金回流銀行體系構成資金面回暖的有力保障,加上外匯占款改善等正面因素,預計資金面將保持相對寬松格局。考慮到通脹預期抬頭,央行貨幣政策維持穩健基調,資金利率在回歸節前低位后繼續下行空間有限。
“營改增”試點擴圍方案正抓緊研究制定
財政部18日消息,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抓緊研究制定下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地區和試點行業的具體實施方案,有序擴大試點范圍,適時推進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郵電通信業等行業在全國開展試點。去年試點地區共為企業直接減稅426.3億元,整體減稅面超過90%。根據改革方案,在總結經驗、完善稅制的基礎上,“營改增”將逐步擴大試點地區和行業范圍,力爭“十二五”期間推廣到全國。如果在全國原來營業稅覆蓋的各行業全面推開,“營改增”產生的減稅效果將達數千億元。
股票基金倉位突破89%,未現明顯短線獲利減持
據研究中心測算,截至2月8日,股票型基金的倉位突破89%。相較于公募基金的逐步加倉,QFII加倉則更為迅猛。據了解,早在去年年末,QFII中國A股基金(主動型產品)的平均倉位達到96%,是歷史上最高的月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美系基金的平均持倉水平已經達到98%至100.7%,近乎滿倉。這是繼2007年后,美系基金的又一次滿倉。
根據東莞證券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滬深兩市共有69家上市公司發布2012年年報,41家公司業績報喜,占比為60%。有58家公司公布了利潤分配方案。今年以來,共有931家上市公司發布2012年業績預告,其中437只業績預增,占46.94%。而在15家披露201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1家業績預增,占73.33%。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全年A股盈利較前三季度改善是大概率事件,2012年4季度或為上市公司的盈利拐點,而上市公司業績回升將主要體現在非金融板塊。
中石化:收購母公司海外資產尚無時間表
2月18日晚,中國石化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注意到,近期有報道稱公司可能向母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收購部分上游油氣資產;[注冊盧森堡公司]及公司2013年2月14日完成的H股與該可能的收購有關。公司就此事項作出澄清,向母公司收購上游油氣資產系公司現有商業計劃的一部分;截至此公告日,公司一直從商業、法律和財務的角度對母公司在中國境外持有的各項資產進行初步評估。截至目前,可能的收購尚無確定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