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貸款難,雖然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直至現在,仍是中國經濟中尚未徹底解決的疑難雜癥。昨日,[注冊離岸公司]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于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加強扶持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建設。
《意見》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新興農村金融機構應實現差異化經營,尤其鼓勵和引導中小銀行“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建設、管理和資源配置力度”。
“小微企業是監管層一直以來引導銀行信貸投向的重點領域。”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表示,此次推出的《意見》給予銀行新的激勵,更為有力地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將有助于商業銀行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實際上,如今無論是大型銀行還是中小銀行,都將小微企業看做自身差異化經營的重要一環。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達14.77萬億元,其中小型微型企業貸款余額12.04萬億元,比全部貸款增速高2.62個百分點,增量比上年同期多19.6億元。
不過,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則表示[注冊香港公司],《意見》并無實際的強制力,以盈利為主的銀行實際上也面臨定價與風險之間的權衡:如果銀行定價太高,那么沒人會去貸款;如果定價低了,銀行又不能覆蓋風險。“目前很多銀行只能找一些相對大的小企業發放貸款,但這并不能真切地幫助真正的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并非單純的資金供給問題。[香港公司注冊]”趙慶明建議,要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多管齊下,要建立個人的財產登記制度,完善個人破產法,建立銀行資產保護制度,否則銀行仍會出現不敢貸款給小微企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