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4644w"></bdo>
  • <bdo id="4644w"></bdo>
  • <strike id="4644w"><acronym id="4644w"></acronym></strike>
    •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發泡餐具解禁后鮮有企業回收 白色污染惹人憂

    今年5月1日,發泡飯盒正式解禁,國家發改委給出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一次性發泡飯盒可以回收再利用。不過近日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發泡飯盒由于回收麻煩、回收利潤低等問題,廢品回收站、生產企業都不愿意回收,仍舊當做生活垃圾,[注冊香港公司費用]通過壓縮填埋的方式被處理,進而污染土地和地下水。10多年前,發泡飯盒就是因為這個理由被禁,如今“白色污染”是否又要卷土重來?

    餐飲行業

    發泡飯盒很受快餐店歡迎

    發泡飯盒解禁將滿兩個月,記者隨機走訪了海印橋南、五羊新城、麓景路等地,發現每天早餐、午餐時,各大快餐店、街邊大排檔都人頭涌涌,而在這些店鋪旁邊或者寫字樓的垃圾桶中均能看見發泡飯盒的身影。

    記者了解到,發泡飯盒在不同檔次的餐飲店的“待遇”是不一樣的,像在廣州酒家、稻香等中高檔飯店,找不到發泡飯盒的蹤影。這些飯店服務員表示,發泡飯盒與飯店的形象不符,且有易損壞、不能裝湯、不能循環利用等缺點。相比之下,使用造價更高的塑料飯盒更環保,可以用微波爐加熱并多次使用,許多顧客也形成了環保的習慣。而在一些中檔飯店會提供發泡飯盒和塑料飯盒兩種給顧客選擇,服務員介紹,選擇加錢使用塑料飯盒的顧客相對還是更多些。解禁以后,這些飯店都表示影響不是很大,顧客已經形成一定的消費生活習慣,并沒有特別增加發泡飯盒的使用。

    快餐店、早餐店、夜宵檔等餐飲店則長期占據發泡飯盒主流市場。這些餐飲店提供食物價格較便宜,利潤低,基本上都采用發泡飯盒打包或外送。[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在海印橋南站附近的一家早餐店,每天為來往車站的人準備早餐。老板娘估算一下,一天估計會用掉100個發泡飯盒,裝盛炒粉、腸粉等。“每盒炒粉賣2.5元,當然只可能用便宜的發泡飯盒了,如果用塑料飯盒裝,成本就要六七毛錢,肯定是虧本的。發泡飯盒是不會回收的,一般用完直接扔進垃圾桶。”她坦言,“也希望發泡飯盒可以回收,可以挽回一些收益,但廢品回收站從來不收發泡飯盒。”

    廢品回收站

    發泡飯盒免費送也不要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市內各級廢品回收點,了解到一次性發泡飯盒的回收處理存在不少難題。利潤低,體積大,倉儲運輸費用高,吸油導致不易清洗,廢水處理困難,二次污染嚴重等,是無人愿意回收發泡餐具的主要原因。

    在麓景路從事街邊廢品回收多年的劉大姐告訴記者,回收白色發泡飯盒的難度很大,體積大占位置,食物殘渣讓飯盒變得很臟。“發泡飯盒免費送給我也不要,因為廢品回收站幾乎都不要,”劉大姐說。她還向記者透露,“即使廢品站要,發泡飯盒的利潤也很低,一般是以2~3毛/斤回收,賣給廢品站的價錢也僅4~5毛/斤。

    記者在赤崗北路的便民回收站處了解到,白色發泡飯盒也是沒有人愿意回收的。一位負責回收廢品的阿姨表示,“發泡飯盒賣不了錢,當然不回收了。”她坦言,發泡做的箱子才有人回收,回收價約是1.5元/斤,而其他非發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價也在1.2元/斤左右。

    垃圾中轉站

    不會對發泡飯盒進行分類

    在廣州市越秀區做環衛工長達十多年的朱姨告訴記者,清理垃圾桶時,一次性發泡餐具比較多,飲食店基本是一袋袋的扔進垃圾桶內,在她負責的村前街道內,設置了五個垃圾桶,每天早餐時間過后,白色發泡飯盒就會擠滿一至兩個垃圾桶。

    記者走訪麓景路垃圾轉運站時看見,送到中轉站的發泡飯盒并沒有進行分類,是與其它生活垃圾一起送過來的。站內負責人鐘先生表示,根據垃圾分類的要求,生活垃圾運到這里進行壓縮,之后會由上一級的垃圾處理部門來這里把這些垃圾運走。他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有不少的白色發泡飯盒被送到此處進行壓縮,一般情況下,這些垃圾會被拿去填埋。”

    隨后,記者在海珠區赤沙垃圾中轉站也發現同樣的情況,白色發泡飯盒送到中轉站前,并沒有進行過分類,是與其它生活垃圾一起進行壓縮后,被送去白云區太和的垃圾填埋場。站場負責人路先生表示,“這些發泡飯盒都是無法回收的,只有塑料飯盒等環保飯盒才可以運到回收站,回收再利用。”

    路先生還說,目前,垃圾中轉站收到的飯盒占垃圾總數大概不到1%。飯盒其實很輕,這里每天處理的發泡飯盒主要來源于附近的廣東商學院,每天不到0.5噸,而每天送到垃圾填埋場的垃圾總噸數有五六十噸。而在海珠區,垃圾中轉站有17個。“一直都是采用這種方式處理白色發泡飯盒的,除非以后建立體系了,需要進行分類,但這些都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來支持。目前條件仍不成熟。”

    據了解,2001年4月23日,原國家經貿委下發《關于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知》,其中一條理由是“發泡塑料餐具入土掩埋很難降解,會造成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生產廠家

    回收增加成本從沒回收過

    記者還從廣州一些生產發泡飯盒的廠家了解到[如何注冊香港公司],發泡飯盒的年產量很大,但一直沒有回收發泡飯盒的慣例。健興達發泡廠是一家生產發泡飯盒的工廠,其員工介紹,工廠專門生產供應廣州本地的餐具,每年生產發泡飯盒超億個。她坦言,“相比之下,塑料飯盒和其它飯盒的生產則少得多。發泡飯盒制價便宜,很受中小餐館歡迎。不過工廠并不會回收這些發泡飯盒,往年并沒有回收的慣例,回收的體系也不存在。除非是一些膠制飯盒才可能回收,但是很少有回收的先例,一則膠制飯盒成本高,工廠很少生產,二則如要回收,飯盒的成本也要增加,工廠和合作商都沒有什么利潤。”

    另一家制作發泡飯盒的雄輝快餐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Mary以商業機密為由,并不愿透露每年生產發泡飯盒的產量,只是表示與都城快餐等多家連鎖店有合作,產量十分可觀。Mary表示,“發泡飯盒較其它飯盒產量、訂單更多,更受歡迎,但我們從來沒有回收過發泡飯盒,發泡飯盒造價本來就低,回收處理反而會增加成本。”

    專家建議

    收取污染治理費用于建立回收體系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認為,“發改委雖然名義上把發泡餐具解禁,但質監部門和環保部門至今仍未發表相關意見,也沒有出臺與發泡飯盒相關的技術文件。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生產企業其實涉嫌違法。”據了解,目前國內發泡餐具每年的消費量大約是150億個左右。

    董金獅分析,目前,全國有110家生產發泡飯盒的企業,廣東省約有40家,但產量占全國的一半,單是發泡餐盒的年產量就達到60億~70億個,但這些發泡飯盒的合格率僅有兩成。他表示,“廣東一直沒有制定相關的政策,要求回收發泡飯盒,也沒有安排監管部門。”

    既然要解禁發泡餐具,董金獅認為,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規條,建立切實可行的回收機制,可參考國際上通行的“誰污染,誰負責”原則,由管理部門向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生產廠家按照標準收取污染治理費,作為回收利用的經費。董金獅還建議,需盡快明確發泡飯盒廢棄回收利用工作的主管部門和監督部門。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康定县| 抚松县| 瑞昌市| 嘉兴市| 青州市| 宁远县| 凤台县| 富宁县| 永丰县| 万源市| 灵宝市| 宽甸| 新化县| 台东县| 滁州市| 六安市| 桐柏县| 金湖县| 建昌县| 华池县| 波密县| 宜黄县| 乐亭县| 资中县| 东乡族自治县| 庆安县| 砚山县| 道孚县| 高州市| 上杭县| 凤冈县| 志丹县| 乌兰察布市| 吉隆县| 博白县| 娱乐| 壤塘县| 五大连池市| 如皋市|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