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尚未正式掛牌運營,上海方面已在考慮如何將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加以復制推廣。
在早些時候獲得上海方面“雙特”[新加坡公司注冊](即“特別機制、特殊政策”)政策傾斜的臨港地區或將成為自貿區擴區的選擇之一。
8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到臨港地區管委會調研時提出,臨港管委會要認真研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事宜,做好擴區準備。
“上海此前的確有過將自貿區的地理范圍擴大的設想,但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在自貿區方案獲得原則性通過之后通過與中央各部委協調,盡快掛牌。”一位接近上海官方的人士說。
上述人士透露,上海自貿區或將在10月份掛牌運營,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而掛牌后的上海自貿區“將成為新一屆政府"以開放促改革"的抓手”。
自貿區的臨港機會
根據此前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出的消息,將在上海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期間曾表示“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李克強所指的28平方公里主要是目前上海綜合保稅區的統管范圍(包括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以及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
而作為與上述自貿區最具地緣優勢之一的臨港地區,目前也在希望能夠盡快接受自貿區的溢出效應。
從地理上講,臨港背靠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南鄰洋山保稅港區。臨港方面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臨港方面非常希望能夠被納入自貿區范圍內,[新加坡注冊公司]“能夠帶動臨港的物流、商貿、金融以及服務業”。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7月26日《南匯新城鎮2013上半年政府工作回顧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資料顯示,目前作為臨港新城核心的南匯新城鎮就希望“結合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建設,推動建設免稅購物中心等購物旅游場所,逐步形成良好的消費環境和豐富的商業業態,吸引人氣集聚”。
而從政策層面上來看,去年下半年獲得的“雙特”使臨港獲得了許多優于市區的發展政策禮包,而政策的重點之一則在理順體制和簡政放權。此后浦東又進一步提出,由陸家嘴、張江、外高橋、金橋四大開發公司加快投入臨港建設。
這已經對外資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根據臨港方面提供的數據,南匯新城鎮上半年外資注冊資本完成了1.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倍。
尚待研究
“臨港地區與自貿區相應的空間主體是有關系的,而且其貿易的基礎比較好。”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所所長楊建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自貿區的推進一定會對臨港產生作用,但是通過一個怎樣的機制來產生作用,靠目前的狀況來看,還需要研究。”。
上述接近上海官方的人士透露,目前高層希望能將自貿區盡快向前推,因此對于上海自貿區的推動工作來說,近期最為核心的任務在盡快落實上海自貿區內所要進行的改革,使其順利掛牌運營,“再看有哪些溢出效應或者帶動效應”。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等國務院決定的試驗區域內暫停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上述人士分析,這一舉措是希望通過程序獲得授權在自貿區范圍內能有比較大的改革空間。
“目前對于各方的不同意見在盡可能的協調[注冊新西蘭公司],希望能夠按照此前的設定的功能和時間推動改革,”上述人士說,“協調的難度相較此前已經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