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王新奎在華僑銀行大廈啟用儀式上表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將于9月29日正式揭牌,第一批方案也將對外公布。”
盡管上海自貿區政策明細尚未落定,[新加坡注冊公司]外資銀行早已摩拳擦掌。近日,據媒體報道,匯豐、東亞、渣打3家銀行將獲準成為上海自貿區落成后首批在區內開辦業務的外資行。
“我們目前正在與監管部門進行積極的溝通,主要是等相關細則出臺。只要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我們就會積極地參與其中。”昨日,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孫敏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外資行參與自貿區態度積極
上海自貿區凸顯了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以及金融國際化,因此外資行在其中應該可以大有作為
據悉,有望首批入駐上海自貿區的外資行是匯豐、東亞以及渣打。昨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匯豐銀行就此事進行詢問,匯豐銀行相關發言人表示:“匯豐認為,計劃中的上海自貿區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中國內地的金融改革,匯豐對此表示支持,并有興趣參與上海自貿區的發展。”
渣打銀行在回復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的郵件中表示,渣打密切關注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及其可能為我們的客戶所帶來的機遇,而對于監管機構審批和決定的退出則不予置評。
孫敏杰則直言:“一直在跟監管層進行積極的溝通,監管機構給予的反饋也是很正面的。現在大家主要是在等上海自貿區相關細則的出臺,只要是政策所允許的,我們就會積極地參與其中。上海自貿區凸顯了貿易自由化、[注冊新西蘭公司]投資自由化以及金融國際化,因此外資行在其中應該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不過,目前外界都在紛紛猜測外資行進駐上海自貿區的“門檻”問題,是否只有匯豐、渣打、東亞三家可以在上海自貿區內開辦業務呢?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一開始不可能所有的外資行都會被允許在自貿區內開辦業務,一般是幾家在境內已經具有各種業務資質且開展業務年限比較長的外資行,而且對境內獨立法人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以及業績等方面也會有一些要求。”
法人還是分支行尚無定論
無論外資行是要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法人銀行,還是開設一家分支網點,其中一系列的申請流程等應該會有所區別于區外的程序,至少會更簡便、更快速
那么,外資行將以何種方式入駐上海自貿區呢?今年7月份,市場傳出消息稱,決策層已批準允許外資銀行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全資子公司;9月份,再次傳出上海自貿區將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消息。不過,也有相關人士透露,外資行入駐上海自貿區的方式以在上海分行下設立支行網點的可能性較大。
孫敏杰表示:“外資行在上海自貿區內開辦業務究竟是以在區內重新成立一個法人銀行的方式,還是以設立一個分支網點的方式,現在尚不得而知,具體的細節都要等細則出來以后在細則的框架下再進行討論。不過,外資行和監管機構都在尋找一種最有可能以及最容易的方式。”
根據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送審稿內容,建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而依照中國銀監會2006年底下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外資銀行若要在中國設立分行或全資子公司,需要面對監管機構、稅務部門等相關機構的長期審批過程,可謂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對此,奚君羊表示,無論外資行是要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法人銀行,還是開設一家分支網點,其中一系列的申請流程等應該會有所區別于區外的程序,至少會更簡便、更快速。
外資行離岸金融業務優勢明顯
外資行所擁有的大量境外業務及客戶基礎具有很大的優勢,而且外資行也有可能為上海自貿區帶來更多的入駐者
根據《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新西蘭公司注冊]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務院決定的試驗區內暫時停止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在試驗區內,四部法律有關規定擬在上海自貿區暫停三年。這對外資行而言,很可能就意味著在上海自貿區內有更大、更為靈活的業務發展空間。不過,根據此前的市場消息,外資行在上海自貿區內開辦業務拿到的應該只是有限牌照,基本只從事離岸金融業務。
對此,奚君羊表示:“上海自貿區是一個‘境內關外’的概念,因此區內的企業和機構應該都是獨立注冊的機構,也就是說銀行的客戶只能是上海自貿區內的企業以及境外的企業,而且也會以離岸金融業務為主,包括人民幣和外幣的離岸業務。所以,相較于中資行而言,外資行所擁有的大量境外業務及客戶基礎具有很大的優勢,而且外資行也有可能為上海自貿區帶來更多的入駐者。另外,外資行在離岸金融業務方面有著更為豐富的經驗,在業務流程、內部管理等方面也都比較領先。”
孫敏杰同樣認為,外資行在上海自貿區內開辦的業務應該是以離岸金融業務為主,“但是,是否可以吸收境外存款、是否可以開存款證等一系列具體的業務,還需要跟監管機構進行具體的溝通。在法規允許下,我們都在尋求最容易形成業務平臺的方式。而外資行由于擁有龐大的境外客戶群,以及在境外市場的豐富經驗,的確可以在上海自貿區內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