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外資機構大舉減持中資銀行股份。截至目前,建行、工行及中行三大國有銀行的境外戰略投資者均已退出,其他銀行也有外資套現退出。在10年中,外資投資者紛紛享受到了中資銀行高成長帶來的高收益,[新西蘭注冊公司]其套現帶來的收益從數億美元到上百億美元不等,最高投資收益率甚至能達到近300%。
外資套現潮原因何在?
1 套現為應對危機
受巨額次貸投資損失影響,瑞銀2007年凈虧損43.8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1.1瑞郎),成為歐洲地區受次貸危機影響最為嚴重的金融機構。其在2008年年底拋售中行股份套現是為了應對危機。
2 套現為補充資本金
美聯儲今年7月宣布,[注冊塞舌爾公司]各銀行必須從明年1月份起執行巴塞爾III資本規定,迫使各大銀行“籌錢”補充資本金。跨國銀行拋售或者清空對中國銀行業的戰略性持股,更多的是為了去杠桿化并達到本國的監管要求。
3 預計中資銀行增長放緩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以及民間資本的開放,[注冊薩摩亞公司]中國銀行業高盈利的情況不可持續,這或多或少也影響了外資繼續持有中資銀行股份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