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調控的日益升級,融資能力成為房企應對行業競爭的核心能力之一。近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資本聯合發布的《2013年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研究報告》顯示,雖然受我國以銀行資金為主的金融制度背景和特殊的房地產開發制度安排等因素制約,在我國房企的資金結構中,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方式仍居主導地位,[馬紹爾公司注冊]但直接融資所占比重連續多年來一直處在不斷攀升的狀態。據不完全統計,直接融資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資金總額在8年間增長高達6.5倍。
“隨著我國金融制度的發展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作用,房企逐步探索和發展多元化融資。除傳統的銀行貸款、證券融資之外,目前還出現了信托融資、房地產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資方式。”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了直接融資時代。
高和資本董事長蘇鑫(微博)稱,受地產信貸緊縮政策影響,2012年,房地產直接融資占比快速上升,房地產信托余額為6800億元,房地產基金達到1000億元到2000億元。“未來要做大房地產就必須關注直接融資方式。”
不過,截至目前,[馬紹爾注冊公司]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開發和銷售階段仍高度依賴銀行貸款。“這種單一格局在未來將很難持續,房地產市場融資必然將逐步呈現成熟房地產市場的多元化格局,直接融資比例提高。”秦虹表示,房企發展多元化的直接融資,具有投資人、政策和市場等三大機會。
而在當前投資渠道有限、民間資本投資領域尚未完全放開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仍是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較安全投資方式。“由于投資者個人資產配置的要求,未來部分投資者可能會改變慣有房地產實物投資偏好,在傳統的住宅、[注冊新加坡公司]商業地產投資之外,逐步配置房地產私募基金以及證券化產品。”蘇鑫認為,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成熟投資人出現以及機構投資者范圍擴大,將為房地產企業發展直接融資創造基礎性條件。
此外,住宅去投資化趨勢,為房企發展直接融資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會。“住宅限購、限貸等需求調控政策,較好地抑制了住宅投機需求。從中長期發展來看,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住宅供應優先滿足自住性需求,支持合理改善性需求。”秦虹認為,控制住宅投機需求的政策將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