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媒喊出“聽到了冰山碎裂的咔嚓聲”,到外資投行野村(Nomura)拋出“樓市崩潰論”,僅僅兩個多月。雖然有業內大佬屢斥崩潰論危言聳聽,但接下去樓市會是什么走向,很多業內人士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謹慎態度。種種跡象表明,今年國內樓市冷卻的速度遠超預期。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3月,[注冊離岸公司]全國商品房銷售量價齊跌,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等核心數據均不好看;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4月,全國100個城市中近半數房價環比下跌;4月,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266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7%,同比減少 21.0%。
野村認為,中國房地產調整已經開始。大規模的住房供應過剩,再加上開發商資金短缺,造成了中國住房市場的滑坡,或拖累今年GDP增速放緩至6%以下。“問題已經不是房地產市場是否會出現調整,而是這個調整會有多嚴重。”
除了野村,瑞銀、瑞信和摩根士丹利也加入到唱空中國樓市的行列。
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注冊香港公司]預期內地樓市在未來數個月內將出現銷售、平均售價均趨惡化的情況。
多名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采訪的業內人士均認為,樓市下行趨勢已經基本確立,各城市之間的分化日趨明顯,至于樓市是否將會崩潰,則眾說紛紜,難以達成一致。
昨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啟動了“中國樓市泡沫是否開始破裂”的投票,截至今晨零時,共有2150人參與投票。其中,45%的人認為已經開始破裂,41%的人認為即將開始破裂,僅15%的人認為沒有泡沫,不會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