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訊 北京時間3月13日凌晨消息,據CNBC報道,有分析師指出,在韓國央行周四宣布降息以后,今年已經實施了貨幣寬松措施的央行數量增加至24家,而且預計這個數字未來很可能仍將繼續增加。
韓國央行周四決定將其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注冊薩摩亞公司]至1.75%的歷史最低水平,而此前泰國央行也在周三宣布降息。自3月初以來,中國、印度和波蘭的央行都已經宣布降息。經濟學家稱,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等國家也可能會加入到降息的行列中去,并指出各大央行自年初以來之所以會紛紛降息,主要原因是通脹率正在下降或處于較低水平,從而凸顯了提振經濟增長的必要性。
Old Mutual Global Investors的亞洲股票業務主管Joshua Crabb表示:“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人們說這些(降息措施)令人意外。當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的央行以及今天韓國央行宣布降息時,我們都聽到了這樣的說法。但如果從通脹率大幅下降的角度來看,利率處于較高水平,而經濟表現疲弱,這意味著這些降息措施是很有意義的,未來我們將會看到這種情況繼續發生!
自去年6月份以來原油價格已大幅下跌,從而導致許多經濟體都面臨通脹率下降或處于較低水平的問題。
舉例來說,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西班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0.2%,相比之下前月為-1.6%。在印度尼西亞,上個月的年度通脹率為6.29%,低于1月份的6.96%。
法國興業銀行的高級歐洲經濟學家Anatoli Annenkov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基本上來說,全球范圍的寬松政策是由于通脹率全面下降而帶來的!彼補充道:“市場上存在有關貨幣戰爭的爭論,貨幣寬松政策會導致匯率下跌,但基本上來說這是與增長和通脹有關的一件事情。”
瑞士央行財富管理公司的南亞太地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Kelvin Tay表示,他認為馬來西亞央行可能會是亞洲地區下一個采取行動的央行,但這要視其疲弱的貨幣是否會先穩定下來。
分析師稱,印度、中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央行都有再次采取行動的余地。在今年1月份已經采取過降息措施的瑞士央行和上個月降息的瑞典央行也都可能再次放寬政策。
在歐洲,市場關注的焦點則是俄羅斯央行,該行將在周五召開政策會議。俄羅斯正面臨著自2009年以來首次陷入經濟衰退周期的風險,原因是受到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以及西方國家制裁措施的影響。分析師稱,最近以來原油價格有所回彈,而俄羅斯盧布的匯率也有所上漲,這對俄羅斯央行來說是采取降息行動以刺激經濟增長的好機會。
法國興業銀行的Annenkov指出:[注冊盧森堡公司]“與其他已經在今年采取了降息措施的央行相比,俄羅斯面臨著一種存在很大不同的狀況。俄羅斯經濟十分疲弱,因此它是更加孤立的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