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二手房市場略有降溫,多個熱門板塊的成交漲幅較前幾月有所放緩。記者5日獲悉,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合富置業等機構日前發布了上月廣州二手樓市分析報告。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指出,二手房成交量在過去三個月連創新高,已經消化了大批實客,上月環比漲幅收窄至不足1%。
該協會還表示,在股市大幅震蕩的環境下,預計第三季度將陸續有部分股市資金重歸樓市。
中心六區住宅交易面積微漲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報告顯示,2015年7月,廣州市中心六區二手住宅交易市場中介促成的新增放盤面積與簽約面積分別為25.46萬平方米、29.17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下跌3.46%及微漲0.70%,同比均攀升近250%;成交均價為20806元/平方米,環比上調1.86%,中介促成業務占市場總體成交的51%。
“7月,中心六區中介促成二手住宅的放盤量連漲四個月后轉向下跌,而成交量在過去三個月連創新高之后,上月環比漲幅亦同步收窄至不足1%。”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330新政”及降息降準等各類利好政策的刺激正在減弱;二是樓市逐漸步入一年中的傳統淡季,而且過去三個月市場已經消化了大批實客;三是近來股市大幅震蕩套住了部分買家的資金,拖緩了交投節奏。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還表示,相比于其他一線城市,上半年以來,廣州二手住宅市場表現一直相對穩健,而在股市大幅震蕩的環境下,預計第三季度將陸續有部分股市資金重歸樓市,但受“穗六條”及二套房首付七成的制約,下半年樓市是否能回到快速上升通道依然存在變數。
從區域來看,六區環比漲跌各半,其中越秀區漲幅領先,主要是因為成交重心從60平方米以下戶型轉向60—9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天河區的簽約面積在豪宅交投增多的帶動下上升較快。同比方面,除越秀區外其余五區成交面積均較去年同期飆升超過兩倍,其中天河區增長幅度近300%。上月,60—90平方米的剛需戶型成交份額下調1個百分點,但仍以42%占據市場主力位置,90—120平方米的中大戶型市場占比擴大2個百分點至24%。
中心六區中介促成二手住宅的十大活躍板塊中,位于榜首的同德圍—羅沖圍交易量與上月持平,而6月居冠的天河北成交宗數下滑近20%,排名跌至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端豪宅的交投持續回暖,如珠江新城的粵海麗江花園、中海花城灣及雋峰苑等本月均有多宗豪宅成交,同樣表現出色的還有五山板塊的匯景新城。從整體上看,多個熱門板塊的成交漲幅較前幾月有所放緩。
單價2萬—3萬元/平方米房源熱度降
雖然天河豪宅成交回升,但是改善型置業入市積極性下降,“拖累”廣州整個二手樓市成交下滑。來自合富置業的統計數據顯示,在7月廣州二手住宅市場上,改善型換房成交個案占比下降到28%,與6月多達35%的改善型購房占比相比,存在7個百分點的差距。成交均價亦受購房客源變化而出現下降的現象,7月廣州二手住宅市場成交均價為24389元/平方米,環比6月下降6.8%,同比去年7月則仍存在12.5%的增幅。
頗受一部分改善型買家青睞的2—3萬元/平方米單價段的二手房源,在7月成交占比出現輕微下降的跡象。
據合富置業成交數據統計,7月廣州二手住宅市場當中,2萬—3萬元/平方米單價段物業的成交比例從6月的33%下降到31%,其中,改善型換房者對單價2萬—3萬元/平方米二手房的購房需求熱度下降較明顯,6月仍有47%單價在2萬—3萬元/平方米的房源,由改善型換房人士承購,但到了7月,單價在萬2萬—3萬元/平方米的二手房購房個案當中,僅有34%的房源由改善型換房買家購入。
不過,入市積極性注冊美國公司明顯提升的首次置業人士,對單價2萬—3萬元/平方米的二手房承接力不降反升,合富置業成交數據統計,7月約有55%單價在2萬—3萬元/平方米的二手房由首次置業人士承購。此外,首次置業人士亦對單價低于1萬元/平方米的低價二手房相當青睞,地處番禺、花都等區域在7月均錄得單價低于1萬元/平方米的首次置業成交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