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成立近兩周年之際,上海自貿區服務業交出亮眼“成績單”。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浦東新區副區長簡大年17日稱,[
伯利茲公司注冊維護指引]上海自貿區服務業開放措施已達37項,目前累計已有1037家企業落地,并形成了三方面突破和一批特色儲備項目。
據官方數據顯示,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截至8月底,共辦結備案項目8311個,其中新設3555個,變更事項4756,合同外資204億美元。擴區以來,共辦結備案項目2429,其中新設927個,變更事項1502個,合同外資120億美元。
自2015年上海自貿區“擴容”以來,負面清單、54條擴大開放措施為企業拓展新領域、開展新業務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擴區后的良好產業基礎和載體空間,加速了項目落地。
簡大年表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包括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和社會服務,目前六大領域都已有項目落地。與此同時,簡大年稱,落戶企業在商業模式上的不斷創新推動高端服務業進一步發展;而上海自貿試驗區則通過貿易監管、金融制度等相關配套創新著力推動自貿試驗區企業拓展業務功能。
上海自貿區服務業的擴大開放遠不止步于此。[
伯利茲投資環境簡介]在17日舉行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推進大會上,記者了解到,英孚教育、萬寶盛華、
美國SOM、希臘阿爾戈等一批新簽約企業的“入場”將成為上海自貿區教育培訓、人才中介、建筑設計等多個服務業領域的“首批”。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是上海自貿區改革創新和浦東二次創業的重中之重。簡大年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要充分體現服務業開放的“針對性、協同性、透明度、開放度”,強化上海浦東城市功能優勢和特色,向亞太地區重要的服務業中心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