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來看,當前零售行業正面臨著消費復蘇緩慢、渠道競爭激烈等難題,行業景氣度仍在低位運行,行業內的企業加速轉型,比如進軍智能硬件產業、互聯網金融產業等。
毋庸置疑,零售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局,[
注冊新加坡公司常見問題]從未來趨勢看,零售企業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什么?企業應怎樣應對這場零售變局?《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先生。
電商并不代表零售業的未來
《經濟參考報》:據相關媒體報道,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對家電零售業來說“含金量”不足,家電實體零售主渠道銷售額有所下降,相關輿論認為這是因為受到電商的沖擊,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羅清啟:目前輿論對零售產業存在一個誤解,認為電商代表著零售的未來,將替代傳統的實體渠道。其實,目前的電商不過是穿著互聯網外衣的傳統零售企業,它們把互聯網作為單一的工具來處理業務,而不是從骨子里具備了互聯網的基因。個人認為,未來零售業的本質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關系比交易重要,關系成為零售企業的核心資產。從關系的視角不難發現,現在的電商企業把交易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并沒有創造出新的增量需求。
按照互聯網思維,通訊即經濟,新的增量需求必然來自關系,這里的“關系”是零售企業與用戶自由交互的社區。俗話說,先有“村落”才會有“集市”,此前的零售是銷售現有產品,而未來的零售是銷售沒有的產品,這些產品來自于企業與用戶共創個性化產品的社區。更加寬廣的社區將參與價值創造的顧客和合作伙伴全部涵蓋進來,這些攸關方變成了企業本身不可或缺的部分和競爭優勢的強大驅動力。所以,未來的零售企業不是現在的“公司”形態,而是“社區”形態。
零售企業將成智能產業終極洗牌者
《經濟參考報》:從去年開始,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紛紛涉足智能硬件,最近以國美為代表的零售企業也大張旗鼓地進軍智能領域,相對其他企業,零售企業進軍這一領域有何優勢?
羅清啟:智能硬件產業的發展前景被看好,但卻面臨著“內熱外冷”的尷尬處境,原因在于智能硬件企業各自為戰,無法為用戶提供無縫化的最佳體驗,這是制約智能產業真正大發展的根本原因。按照《大爆炸式創新》作者拉里·唐斯的說法,“如今,顛覆已不再來自于同一行業的競爭對手”,如今顛覆智能硬件產業的這股力量可能不會來自互聯網企業或家電企業,而最有可能來自零售企業,因為它具備第三方、開放、大平臺等諸多利于用戶體驗的優勢。
從整個行業格局來看,以國美為代表的零售企業具備了推動行業整合的優勢,并且正在孕育著一場行業大變革。一方面,像國美這樣的大型零售企業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第三方平臺,與任何智能硬件企業都不存在競爭關系,它可以為智能硬件企業提供用戶需求數據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另一方面,與之前企業單純布局硬件領域不同,國美此次布局的重點是軟件,目的就是實現不同企業智能硬件的互聯互通,有助于構建“硬件+軟件+內容”生態圈,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無縫化的最佳體驗,推動智能硬件市場的大爆發。
全球零售業迎來第四次產業變革
《經濟參考報》:從全球產業趨勢來看,零售行業正面臨著一場大變革,行業內的企業紛紛脫胎換骨謀求轉型,比如國美宣布未來戰略“以專為主”,實現六大產業板塊的聯動,如何看待零售企業的未來戰略布局?
羅清啟:從零售產業150余年的發展歷程來看,大體經歷了百貨商店、超級市場、連鎖商店三次重大變革,每次變革都帶動了相關產業和社會經濟的巨大進步,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零售業正迎來第四次產業變革,將互聯網融入零售產業的核心發展邏輯。通過本次變革,未來零售的概念將不復存在,零售企業不再是產品銷售渠道,而是演變成用戶資源運營社區。換言之,當前的零售變革本質上是重組一種商業生態,形成一個開放的、良性循環的體系。
從重組商業生態的視角來看,國美將原來的業務體系重構為線下零售、互聯網、智能家居、智能手機、金融投資、地產六大業務板塊,將帶來新的運營邏輯:以零售為主體,通過各種智能終端的社區來黏住用戶,讓用戶由原來的消費者轉變為產消者,通過互聯網金融實現盈利,[
新加坡公司注冊規定]一個共創共贏的生態圈雛形初現。縱觀零售產業發展史不難看出,零售產業此前的三次變革基本是圍繞商品流通品類和范圍展開的,而當下變革的重心是跳出零售范疇實現跨界互動,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一次變革。
零售業的下一座金礦:需求數據
《經濟參考報》: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可以直接向智能工廠定制商品且價格更低,整個零售業都將面臨一場顛覆性的變化,更有專家稱“工業4.0消滅淘寶只需十年”。在工業4.0時代,全球零售面臨怎樣的變局?
羅清啟:未來的制造業和零售業,誰能掌握用戶誰就能掌握變動。按照這個邏輯可以得出,“工業4.0消滅淘寶只需十年”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在原則上忽略了“用戶”這個充分必要條件。在制造業與零售業未來將如何發展的問題上,我個人的觀點是兩者誰能夠讓用戶增值,用戶就把選票投給誰,畢竟互聯網時代不同于傳統的產品短缺時代,市場規則已經從企業塑造用戶轉變為用戶塑造企業。
在互聯網時代,零售企業和制造企業開始向著前所未有的競合方向演變。從競爭的角度來看,誰能率先與用戶建立長久的同盟,誰就占據了轉型成功的先機。在這場變革中,零售企業將轉型為運營商,不僅運營用戶資源,還為用戶提供內容等相關運營服務,未來整個產業將以用戶數據和內容數據為基礎形成全新的發展生態。從合作的角度來看,隨著工業4.0的深入,行業將催生需求數據產業,零售業如果能發揮出直面用戶的優勢,成為用戶需求數據的集散場,那么零售業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地位不但不會弱化,反而會成為產業鏈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