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網站消息,銀監會、工信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今日發布預警提示稱,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
據悉,其主要特點包括:第一,名目繁多。[
注冊英國公司]常見的有:“XX 金融互助社區”、“XX 金融互助平臺”、“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臺”、“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
財富互助平臺”等。
第二,發展迅速。依托互聯網,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臺公開宣傳,波及范圍廣。
第三,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臺”,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第四,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注冊后,投資60元-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
英國公司注冊]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第五,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轉。
四部門表示,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請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