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有媒體稱,港交所將于明年1月至2月正式推出以恒指期權為基礎的波幅指數(也稱恐慌指數)。港交所發言人就此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官方并未最后確定推出波幅指數的正式日期。市場普遍認為,波幅指數除了作為一個參考指標,追蹤該指數的衍生產品也將成為市場重要的對沖工具。
將成對沖交易工具
昨日有消息傳出,港交所將于明年1月至2月正式推出,之后港交所便會推出相應衍生產品,例如波幅指數期貨,以及追蹤波幅指數表現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恒生指數公司董事兼指數業務主管巫婉雯證實,“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期望這不只是個市場指標,并能成為一個交易工具,讓投資者對沖波幅的敞口。”
港交所此前曾指出,波幅指數能夠提高股票期權和股指期權的透明度,故有助于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也有助于投資者估計個別期權的波幅參數,又可作為比較期權、衍生權證、股票掛鉤工具及場外結構性產品價格的工具。
實現CBOE模式本土化
全球眾多交易所均采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幅指數模式,香港也不例外。標普指數研究設計董事劉波表示,“香港的指數是計算30天內恒生指數期權的引伸波幅,通常指數上升意味著期權價格上升,反映投資者比較看淡港股的前景”。
波幅指數的始祖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目前擁有波幅指數的知識產權和VIX商標。由于波幅指數是根據標普指數計算,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委任標普擔任全球推廣的角色,這意味著使用該指數模式必須獲標普授權,香港恒生指數公司已獲得該項牌照。
“當我們套用CBOE的模式時,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是把其本土化,即配合本地市場資金的情況和港股的特色,通過篩選相關的恒指期權,找出適合的引伸波幅。”巫婉雯說。
有助于反映未來市場波動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彭順德表示,波幅指數有助于幫助投資者衡量未來市場波動的情況,從而作出適當的資產配置,預期日后香港將出現相關衍生產品,私人銀行客戶將擁有更多根據本地市場特色設計的工具來對沖風險。
然而,相較歐美市場,恒指期權的交投較為清淡,市場深度不足將影響波幅指數的可信性。香港窩輪發行商對推出該指數相關產品尤其表現冷淡,期貨商也持審慎態度。劉波對此表示,該指數是以期權競價、非成交價計算。標普研究顯示,香港衍生產品市場的活躍程度足以支持波幅指數的計算;在設計港版指數時,留意到在開市時競價并不活躍,故指數計算自期權市場開市15分鐘后才開始(即早上10時)。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亞洲區董事(日本除外)李錦則指出,是否推出波幅指數相關產品除了與市場認知和交投活躍程度相關,市場有無相應的對沖工具更為重要。若能做到對沖,將不介意推出波幅指數相關衍生產品。